直接入正題,究竟香港的餐廳店家應唔應該選擇外賣 apps 呢?
外賣速遞 apps 大行其道,餐廳當然應該與時並進,因為不只可以為顧客提供多一種方便的選擇,同時可以擴大客源、增加品牌曝光的機會。雖然大部份 apps 都需要店家支付佣金,可能未必如傳統叫請員工送外賣化算,但這些應用程式一般按實際交易收費,在節省人手的同時,也可擴闊顧客的層面和增加餐廳外賣的範圍。

foodpanda
- 登陸香港:2014 年 12 月
- 外賣費用:只月店家付佣金
- 範圍 (至今):港島, 九龍部份地區
- 語言:英文, 中文
於德國成立,暫時最大網上外賣平台,合作的餐廳 Menu 超過 1000 間,行政總裁 Ralf Wenzel 曾經表示,希望可以於 2017 年將服務覆蓋全港。foodpanda 指現時已有 45 萬人下載它的應用程式,最大的優勢在於食客完全不需要支付外賣費用,同時食客可選擇貨到付款或網上付款。話雖如此,由於店家需要支付較大額的佣金,難免會將成本轉介給消費者,因成本考慮,也未必能將所有餐單放到平台上。但是 foodpanda 無疑是暫時最大、接觸顧客層最廣的選擇。 另外,foodpanda 在擴張的同時,也在香港收購了不少外賣平台,包括 Koziness.com、Dial-a-Dinner、SOHO Delivery 及 Ring-a-Dinner。另外在美國,Facebook 在 10 月中開始與 Delivery.com 合作,讓用戶直接在 Facebook 專頁上落單叫外賣,也可能是已收購 Delivery.com 在港業務的 foodpanda 將來的優勢。

deliveroo
- 登陸香港:2015 年 11 月
- 外賣費用:$120 以下食客付 $55,$120 以上付 $20,另店家付佣金
- 範圍 (至今):港島, 九龍部份地區, 沙田
- 語言:英文
於英國成立,上年年尾在香港開始的 Deliveroo,初期主要攻打高級餐廳市場,期後美心及美麗華等餐飲集團獨家加入。據報由今年年中開始,生意每月平均有三至四成增長,合作餐廳已超過 300 間,現時外賣的餐廳以西餐為主。論範圍目前暫時以 Deliveroo 最大,但語言暫時只有英文,而且主要是較高檔西式餐廳的食客,可能對不少餐廳來說比較欠缺吸引力。相對 foodpanda,由於低額消費的速遞費用風險由食客承擔,食客又需要預先在網上付款,店家一般都不會將佣金成本轉介給食客,消費者只要消費夠一定金額,變相可以以較低價格享受美食。

UberEats
- 登陸香港:2016 年 10 月
- 外賣費用:只有食客付外賣費 (暫不向用戶收費)
- 範圍:灣仔至堅尼地城
- 語言:英文
Uber 在 2014 年 7 月登陸香港,迅速在香港打穩陣腳,現在算是已成為香港人 Call 車的常設選擇,在香港也已經有一定數量的穩定車主提供服務。UberEats 把握着這個用戶基礎,相信有一定的優勢 。UberEats 10 月 14 日正式接受落單,目前「新張期間」未會對用戶收費,暫時亦沒有開始收費的時間表,相信可吸引進一步擴大用戶群,無佣金的制度亦相信會成為餐廳加盟的誘因,灣仔至堅尼地城以外的餐廳店家可能就要再等一等啦。
總結
新興外賣速遞手機 Apps 大行其道,其實在香港還有一些選擇例如「外送共和國」。就以行銷來說,餐廳店家似乎加入越多平台越有助生意,但是這樣會加重行政上的複雜程度。建議餐廳店家先考慮行政上承受能力,選擇較易接觸到目標顧客群的平台,這樣會較容易得到比較大的投資回報。
更多開餐廳廳想要學、需要知的資訊,請繼續緊貼我們,或立即訂閱「餐廳經營指南」,讓我們將最新消息每星期送到你的電郵信箱!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