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牛頭角街市找燒味煌|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沒想到自從 6 月到現在,為了接受坐骨神經痛物理治療,已上了 AFTC 治療中心找周錦浩老師幫忙一共 12 次,透過針灸、電療、超音波、紅外線、深層放鬆按摩、順序壓縮設施等混合療法,陸續感到痊癒的徵象,但難保療程中偶然會吃點苦頭,要接受預計的陣痛,但我總是頑強的忍受,充滿信心這是治療的一部份,對復原是有直接幫助的。老師與他的助理們慣常地在療程中滲入與我傾談的幽默話題和笑料,以分散我的注意力,讓我能輕鬆渡過這些陣痛!

上星期的治療助理是一位二十多歲,運動員身形名叫文俊的青年,我不好意思地向他承認從未和他打過招呼。他告訴我記得第一次見到我進來中心時舉步維艱,現在已有很大進步,他說有留意每個進來客人的狀況,問題是客人身體在經歷痛楚,何來心情去留意誰是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呢?打開這話題後,他滔滔不絕地介紹了自己和家人的背景:他愛踢足球,曾經踢斷過腿,後來因爲疫情失去了做職業球員的機會,現在專心做治療助理。他說家人開燒味店,他也學會了一手斬燒味武功,有空時間中會在燒味店幫手。他說爸爸工作辛苦,但無意退休,很想帶他北上去浸溫泉鬆弛一下,但他一直都放不下業務。文俊說了好幾次希望我會去他們的燒味店試食他們親手調製的爽叉燒及燒腩仔,被老師聽到後插嘴說他帶過回來給同事試,真的很好食!我離開中心前他還親手寫下便條及燒味店地址給我帶走。

好吧!你這樣有誠意,我怎可以聽過就算呢?就這樣吧,與同事說好了日子在公司共進午餐午餐,我親自到訪位於牛頭角街市旁邊的「燒味煌」去買爽叉燒、燒腩仔和燒鵝回到公司與同事們一起分享。到店門前,自我介紹後得到文俊父母貴賓式款待,現場情境看照片可以想像得到,他們既熱情又客氣,令我感到一見如故,彷如已認識多年的老朋友!我心中已在計劃很快會找機會回來再幫襯!

回到公司後立刻開始大食會,對燒味的優質讚不絕口,尤其是喜歡爽滑的肥叉燒及燒腩仔的脆皮!同事阿芯安排了蔬菜、白飯來配剛燒好而調味可口適中的燒味,餐後還送上香港最受歡迎品牌的芝麻湯丸做甜品。此外,剛從馬來西亞回來的 Peter 帶了當地的特產月餅給我們品嚐,他拿了一個出來切開讓大家分享。今天真是大快朵頤,大家都有口福了!

2023 年 9 月 20 日

在茶餐廳與學校渡過美好的一天|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同一天內要分享兩件令我感動的事算是罕有的!其實兩件事都是發生在今天同一個上午。2 今天約了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推出餐飲服務課程第二階段的第一課,主力是用 iCHEF 系統及新添置的叫號機售賣保良快餐給全校學生,提供熱午餐兩款(即是飯或麵)作選擇,上週我們已與校方商討整個方案,由他們自行安排老師們付諸行動。

我一直覺得要放手讓他們自己訓練學生才能達到自立,看他們今次是否能掌握這能力吧!今天早上我們三人故意不提前到學校與老師會面,輕鬆地在附近土瓜灣浙江街 34 號 A 地舖一名叫「金來」的茶餐廳食早餐打發時間,同時因為阿傑是第一次參加在學校協助推出課程的義工服務,我不得不大花唇舌向他解釋學生的背景及應以什麼態度為他們服務,十分鐘後我發現原來我有忠誠的旁聽者,身為侍應的年長銀髮婦人站在我們的桌旁聽得津津有味,面露微笑地在點頭,我突然回報笑容問她認為我說得好不好聽,她老實不客氣的說喜歡聽客談話,令她增加很多知識。就在這一刻,貌似店東的男士經過她身旁,我乘機把他融入我們的對話裡,一方面讚他的早餐煮得很好吃,另方面介紹我們的點餐系統可代替他們寫紙仔!他介紹自己姓梁、叫阿來,禮貌地表明光顧的客人不多,寫紙仔點餐更快更方便,我們立刻表明絕無銷售的目的,正在等候去學校辦事,下星期一會再來幫襯他,並邀請他拍照留念,心中在想:今天是學校項目第二階段的啟航課,遇到這間小店的友善氣氛是好預兆!沒錯,今天的課程進行得非常順利。

抵達學校後發覺負責人黃主任介紹我們給學生時的語氣與用詞比以往更務實與具信心,頓時感到他有把握老師們會順利執行實習。我們後來更從其中一老師口中得悉黃主任已正式榮升為副校長,他仍謙虛地沒有正式告訴我們,我值著這篇專欄文章代表 iCHEF 向黃副校長祝賀。

在小賣部門外幫他們連結系統硬件後,我們站在旁看好戲一幕一幕在上演,見學生出現時我還自行舉手說我會按出單指示引導學生拾取所點的選擇,但突然看到三位老師以溫柔敦厚而有力度的語氣指揮學生投入崗位,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有效率,跟著看到校長與其他高層都到現場監察及為師生打氣,令我們喜出望外。我們沒有理由會懷疑這班與師生在 iCHEF 與學校 10 月 6-8 日參展 inno4life 時不能接受真實環境的挑戰!

我們就這樣過了美好的一天。

扒房搖身一變成火鍋私房|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疫情後的香港餐飲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其實不足為奇,我很明白「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的道理,iCHEF 在香港落戶後的 10 年裡,一直在見證新舊食肆的交替,見到辛勤的成果不能延續下去心裡總是有點惋惜失落,但得到滿腔熱血的新經營者進場彌補空檔,就會雀躍地全情投入協助他們籌劃開業。

要分享的故事所在地是油麻地彌敦道 558-560 號譽發商業大厦 23/F,一年前我很偶然地被安排到這裡一間歐陸式餐廳吃午餐,四人都被肉眼扒套餐所吸引,落地玻璃大都會式風景提供牛扒套餐竟然定價不到 $200,於是四位牛扒粉絲都作了同一選擇,享用後異口同聲說一定會再來光顧,誰不知個多月前我們接到同一個地點的要求做 demo,到現場時只看到剩下來的舊裝修、設備、傢俬,接見我們的是活力充沛的新女主人 Cherry!開心的是我們談得很投契,很快就示意想我們全方位協助她開辦「唐坊火鍋私房菜」。

今天我跟隨 Rocky 與阿傑去已裝修好正準備迎接新餐桌餐椅子進場的「唐坊」。新裝修包括牆壁、地台、燈飾、改裝後的水吧(包括特別設計的藍色幼管燈泡)等,令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非常配合品嚐火鍋的高雅氣氛,我見到 Cherry 與疑似合夥人從忙於最後衝刺裡偷閒,有空可聊幾句時,立刻問她看到裝修成果是否滿意?對整體開店計劃是否有新的看法?她當然是充滿成就感啦!她還記得我鼓勵過她一定要做午市,她說已想清楚了,先試晚市取營運經驗,跟著很快就會推出午餐了,我說 23 樓的大都會景實在太感人了,日景與夜景各自精彩,都能吸引客人來打卡!

看到一班年輕人各有各在忙於展示自己的才能,為準備開張出一分力,包括一位別名「小小」的大男孩在安裝椅子,態度正面,談吐幽默有禮。可能這一班在協力工作的年輕人都是這餐廳的合夥人,努力為自己有份投資的業務作出貢獻?

Cherry 說準備九月中開幕,但只會舉行圍內的小型開幕切燒豬儀式,最重要是做好生意。我答應了我們儘早會到餐廳捧場食晚飯,作為對他們的鼓勵和支持,大家辛苦了,希望快會收穫努力的成果。

逛夜市遇到商機 |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這星期藉著 Ceci 來訪,安排了在忙碌完成一整天的業務會議後,放鬆心情跑進油麻地夜市裡用膳,選了一家從未踏足過但廣受歡迎的燉湯專門店去探秘,店名是村爺爺龍蝦湯. 泡飯. 燉湯專家,位於油麻地砵蘭街 72 號地舖。我們知道 Ceci 對喝湯的興趣,既然大家都是無湯不歡,接收到這個晚飯推介後,大家都很有期待。

有興趣試這餐廳的朋友們請留意,他們不設預定,六點半到門口都要站在路面排隊,排隊時有員工替你點餐。這個晚上,統籌選菜這重任自然落在 Sandy 身上了。20 分鐘後服務員帶我們去店內最寧靜的角落的 6 人枱安座,幾道燉湯套餐及小食很有效率地送到枱面,讓我們分享品嚐。今晚的選擇太刺激了,我們點了川芎白芷魚頭湯、椰子花膠雞湯、佛跳牆及招牌龍蝦龍躉湯,小食就有炸魚皮、炸蝦併吉列蠔、上湯菜心等。我們五個人很努力搶食自己的心頭好,肯定有錯過其中的湯料,還不斷在比較兩款雞湯底的分別,哪一款較好味等等,頓時覺得大家都變成食評家,積極地交換意見,氣氛熱烈!

下一站是位於油麻地廟街 22 號已有超過 90 年歷史的鵝記渣咋,途經廟街夜市時遇上一位年輕有魄力的女服務生在路口介紹裡面四家餐廳的馳名煲仔飯,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引發我罕有地在街頭查詢有否使用電子點餐系統,她說有,但員工都覺得不好用所以已放棄了,我同 Oscar 及 Rocky 三人不約而同地感到機會在眼前,不要錯過,告訴她我們已食過晚飯,改天會特地回來品嚐他們的煲仔飯,並詳細介紹 iCHEF 給他們認識,她很高興地說期待我們回來介紹系統。想不到在逛夜市途中竟然遇到商機,是緣份吧!

終於抵達鵝記渣咋食甜品了,怎可能不選招牌渣咋呢?記不得有多久沒有試過這個用幾款不同的豆混合在一起再配上適量的糖和椰漿煮出來的獨特甜品,我們點了三碗五人分,再加一碗海帶綠豆水及一碗木瓜頓雪耳試試,全部都是高水準,但招牌渣咋分數最高,90 年歷史當然不是浪得虛名,好想很快有機會回去再食一碗。就這樣安排吧,九月初去食煲仔飯兼做 demo,直落渣咋!

在大坑飲食區找到了 Peace|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由客戶轉介而加入我們新客戶行列的餐廳,一向都是多不勝數,而且成功率高企,要追溯原因,就體會到做轉介的客戶是對 iCHEF 的服務感到滿意,所以當自己計劃開新分店或有好友需要推介時,就會給我們機會了。

機會上星期又來了,我們獲邀請到位於天后站附近大坑飲食小區銅鑼灣道 146-146A 號地下街舖的 Peace Cafe 與店主 Ray 見面。小區內的餐廳我光顧過好幾間,但 Peace 就從未到過,所以這次來做 demo 給我們一連串的驚喜。進入店就立即看到 Ray 在預定的一張餐枱等待我們,互相介紹後他立刻安排資深員工 Vincent 送上溫水,並幫助我們點餐飲。我們的正常運作是先辦事,餐飲可以押後,而我就全神觀察室內環境佈置、顧客享受情境、員工的顧客服務及餐牌內的美食,心中在盤算如有機會試食會點哪一道菜!

Ray 來自地產界,但對飲食業興趣很大,超過 10 年前已開了 Peace,室內佈置與燈飾走簡樸路線,寬闊餐枱與座椅令人坐得很舒服,淡黃色的燈光製造了在家的感覺,店如其名,很有 peaceful,感到恬靜!多年來菜式不斷改進,為顧客帶來新鮮感。Ray 回想過去地產業的旺盛及看到目前的低潮,有點唏噓,尤其是不忍看到很多地產從業員都已轉行!他對 Peace 的員工與顧客非常有感情,如不是遇上業主狂加租金,他都一定會堅持經營下去,所以現在就計劃選用先進而容易操作的 POS 系統,以取代已使用多年的舊點餐收銀系統。

很快 Ray 就表達由於我們的客戶是他好友,他信任我們可以為他提供所需的服務。跟著他再叫 Vincent 過來點餐飲。尊敬不如從命,我帶頭點了 Flat White,Rocky 與我相同,Shane 就要熱奶茶。Ray 不管我們是否同意,替我們點了公司三文治,三文魚青菜沙律及雙併雞翼,準備款待我們吃一頓豐富的 high tea 吧!

不得不提我在餐牌上看到很多道菜都配上我最喜愛的牛油果,對這份三文治我是有期待的,結果嚐到一般 cafe 都要付額外收費才可享用到有放牛油果的三文治,非常美味可口。沙律用的菜與煙三文魚都採用了很高級的食材,加入很輕的橄欖油及黑醋醬汁,好精明的配搭。最大的驚喜是雞翼,件件單骨上,一半是炸的,另一半是煎的,深淺各半互相輝映,口感與味道各有特式,值得推介。

差不多兩小時的 demo,不需花很多唇舌去說服客人選用我們,只需輕鬆地互相認識及試食菜式就夠了,其實客戶轉介的 demo 早在我們服務轉介人的第一天已開始了,新客戶在接觸我們之前已經投了我們的票。要 iCHEF 香港持續成功發展,不斷加強系統功能和售後服務就是首要條件。

2023 年 8 月 13 日

上水居民滴汗火辣辣|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在 37 度的高溫下我們去了新界上水做回訪,坐港鐵到上水站 A4 出口,步行約 6 分鐘到位於新祥街 13 號地舖的滴汗火辣辣川菜館。抵達餐廳時我們支援部技術員阿傑已開始替負責人利小姐調教系統內的餐牌及解決一連串有關 QR Code 的操作問題。

利小姐說自己是半個上水人,已進駐上水任職很多年,近期發覺同一條街多了幾間食辣嘢的餐廳,懷疑是通關後的新局面,與邊界一站之隔,可能是預期內地遊客愛吃辣吧!利小姐對生意的認識和對學習系統運作的投入程度,令我毫不懷疑她就是店主,但她否認了,說自己是打工的,老闆在後房辦事,但我們回訪的目的是與負責人加強溝通,及找出我們的服務不足之處可以改善,她是不是店鋪老闆不影響我們達到這目的。

這次回訪我們四人同行,各有不同任務,Rocky 處理策略性的問題,如怎樣提升 QR Code 的執行效率,他最終決定在現場編制更大、更清楚的素描碼給每一張枱,並親自到附近文具店影印及過膠兩套,回來後為每張枱換上新裝,另一套交給利小姐做後備。阿傑主力是按店的需求更改系統內餐牌的設計,同時提供在職訓練給新同事 Shane。而我呢?是觀察店的運作,並爭取機會與負責人及員工交談,不錯過任何加強溝通的機會!

每次回訪,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都會有試食的環節,一方面給店主一點生意,另方面提供一些中肯的食評,希望可以幫助店主優化業務。今次也不例外,看到他們推廣海報上的必食香辣魚皮,二話不說就點了,有點後悔沒有點另一款必食的香脆西施骨,利小姐有點失望,說了一句:「留待下次吧!」想試的實在太多了,還選了手撕口水雞、土豆絲及涼拌蓮藕片,幸而講明了是要 BB 辣,品嚐時仍感到麻辣程度很高,但我還可以接受,員工告訴我下次可要求走辣!我當然不會這樣做啦,這麼怕辣就不應吃川菜,對嗎?其實這幾道菜用的醬料我感覺是差不多,配料就有些區別,例如口水雞內就含有脆花生及胡椒等香料作調味,說實話,由於我的味蕾已有很重的麻辣感,很難試得出還放了什麼香辛料,我只忙於用白米飯過口制止麻辣發揮作用,是很獨特的經驗!有興趣挑戰麻辣川菜的朋友們,上水居民的滴汗火辣辣歡迎你們隨時光臨!

喜樂餐飲烘培的點心令人回味|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喜樂餐飲烘培的點心令人回味 還記得四個月前一個星期六早上我們第一次到這餐廳拜訪管理層做系統的 demo,認識到他們營業時間是星期一至五,因為這地區及大厦星期六、日都沒有人上班的。這獨特以社會企業形式經營的港式點心餐廳落在長沙灣汝州西街 777-783 號永康工廠大廈地下 A 號舖,命名為喜樂餐飲烘培 Holy Cafe。這個聚會中我們認識了名叫 Prince 皇子的社工,大廚邦哥,負責人宋太和管理營運的 Bonnie,好一個有心做好生意及回饋社會的團隊!Prince 當時提到他們營運中包括每天免費派熱飯及僱用一些智障人士以表達他們對社會責任的重視。我當然有表示欣賞,但很清楚我們的身份是介紹 iCHEF 系統的操作,在商言商,要弄清楚銷售 iCHEF 系統是一個交易,準客戶是在尋找合用的系統,而我們對任何背景的客戶都是承諾給與同等的優質售後服務。在一個半小時的會議後,我們互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Prince 與邦哥很自豪地介紹了他們的招牌乳豬及叉燒,指出很多客戶重複地預定來做公司或私人聚餐主菜,邦哥更叫在廚房正準備下星期一食材的員工烘培了新鮮的傳統叉燒包給我們品嚐!非常好味道的熱辣辣包點!好想點多幾款試食,但可惜餐廳在非營業時間無法效勞!

一個月後,我們按餐廳指示替他們安裝了 POS 系統,並即時做了基本教學。過去幾個月一步一步地這群有心人在適應新系統,就是多困難他們仍堅持想辦法解決。有一次我們緊急地到店處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午飯還來不及吃,有好大的藉口先坐下點了幾款點心和一份叉燒併燒肉飯,水準是喜出望外,一直念念不忘,好想再回去吃多一次。誰回想到這麼高水準的點心與燒味竟然埋藏在長沙灣一所工廠大厦的一個角落,不是做 iCHEF 的工作我可能永遠不會發現這滄海遺珠!

兩天前回訪喜樂的機會又來了,Rocky 知道這個團隊已準備好更上一層樓,管理層想認識怎樣在後台改動質料,他便安排了對系統已有深入認識的 IT 支援部技術員 Wing 主持教學,Rocky 在旁補充,宋太、Bonnie 與 Tracy 三位要員一同參與學習,效果不錯,充份發揮協作精神。三位學員承諾會繼續自己練習,再有問題會向 Wing 提出,我們亦承諾不久將來會安排下一次教學!

我們當然不會放棄試食的機會,邦哥在廚房亦按我們透過 QR Code 點的了潮州粉粿同山竹牛肉即叫即蒸,水準很高。邦哥後來出來與我們打招呼,說要留意食完後有無感到口渴,因為他只放很少味精調味,應該不會有口渴感!

今次我專注訪問了管理餐廳營運的 Bonnie,我問她餐廳怎樣實踐對社會責任的承諾。她說一星期五天共派千多份免費熱飯給有需要的街坊平均每天派 200 多份,受惠人要預先登記,每次有效期為 3 個月, 每個星期每人可領 3 次,每天派到下午 5:30 為止。

終於親身體會到身為社會企業的喜樂餐飲烘培與其他餐廳的經營模式有什麼區別。默默祝福他們能繼續努力做好生意並盡心盡力照顧街坊!

聚點坊極高水準點心|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這星期回訪客戶安排了早上到位於香港傳統商業區上環蘇杭街 78 號太興中心二座低層地下的點心專門店聚點坊。在這區飲茶食點心期待不高,因為這旺區舖租一定很貴,怎可能以相宜價格提供高質素食品?但禮貌上一定要給店主一點生意,所以計劃了到回訪中段就會點兩三款點心作品嚐。

店主常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傳統的生意人,談吐爽朗直接,但要很清楚你的問題是什麼意思才會作答,我很快就調教了我的說話速度,慢慢的表達我的意思。

常生採用 iCHEF 系統已超過三年,Rocky 與他協作經營這餐廳的家庭成員都一直有聯絡,包括常生說是「大佬」的哥哥,已移民去加拿大的妹妹 Kimmy,還有一個曾在餐廳協助他的姪女,目前 Kimmy 仍是遙距幫手處理系統後台的變動,大佬是話事人,所有大變動都會事先知會他。這次會面,常生問了很多關於 QR Code 的運作問題,包括是否可中英並列,好想儘快啟動,但要事先得到大佬同意,然後再和我們安排啟動程序。另方面,他覺得 Food Panda 餐單整合亦有需要,但想等 Kimmy 回港時才執行,坦言較複雜的系統轉變都是留給她好了。

跟著下來是試試他們的點心,我們點了三款慣常選擇:香煎蘿蔔糕、蝦餃、牛肉腸粉,全部配上辣椒醬,感覺喜出望外,即叫即蒸,水準非常高,入口時還是熱辣辣的,蝦餃的蝦鮮而爽,蘿蔔糕很夠蘿蔔味,間中食到一兩條蘿蔔絲,與粉子融合在一起,很有層次感,腸粉與牛肉的配搭亦恰到好處,難得的是這樣高的質素定價竟然令人驚喜的相宜!常生說了一句:「你們一定不夠飽!」立刻指點同事多來一份雪山叉燒包(他們的招牌點心)。盛情難卻,只好每人多享用一個包,結果出人意表的好食,皮脆、配合裡面的熱騰騰叉燒同醬汁餡,真是無可抗拒!記得曾試過食獲米芝蓮一星的同類產品,真的是被聚點坊的雪山叉燒包比低了!

期待著常生知會大佬後邀請我們回去啟動 QR Code,讓我們有「藉口」再去品嚐他們的點心。我已將這個中上環區的新發現告訴了一些在中環的上班一族好友們,給他們多一個選擇!

系統 Super User 無師自通|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好容易才找到位於灣仔交加里 7 號的後街牛扒 Backstreet Steak 的正確位置,原因是餐廳下午休息時間拉了閘,讓員工真正舒緩疲勞並安靜的食午飯。餐廳招牌燈箱被防風閘完全遮蓋著,閘上貼著小招貼告訴客戶店鋪在準備中,最後只好打電話給店主,讓她安排同事從後門出來帶領我們進去。

我同 Rocky 做這次回訪,是想介紹我認識自 2015 年就使用 iCHEF 系統的客戶。一進店我來不及讚美優雅的裝修與極具浪漫情調的黃色燈光,就聽到強而有力但真誠親切的女士聲音引領我們到靠著用吉酒瓶上架做牆裝飾的一張桌子安頓下來,她也坐下來陪我們,並立刻問我們回訪主題是什麼。

當她知道是有關在系統與服務方面我們有什麼可以協助她時,她就表露了她的 Super User「超級用家」的身份了,她很自豪地說:「我 2015 年就開始用 iCHEF,你們的舊同事要安排 training 給我,我都一一拒絕了,我要自己摸索學習,什麼制我都去按,嘗試自己操作所有功能,試來試去終於學識,很喜歡用這套系統,雖然中途曾經因為你們離職的同事在 2016 年的時候,建議她使用他新加入公司的系統,後期是痛苦的開始,不論寬頻申請,Wi-Fi 的設置,POS 的後續,搵 Hotline 冇人知道發生什麼事,由於全部遇到的問題都缺乏支援,當合約未完全到期的時候已轉回用 iCHEF,主要欣賞 iCHEF 原因是任何情況都可以搵到人支援。」

跟著她提出兩個功能上的要求:1. 客人怎樣在系統加 tips「小費」給員工?(現在很多顧客是不帶備現金的);2. 希望系統可處理送一份免費菜給顧客。超級用家無師自通了,知道功能上有不善之處,都是為了更完善地提升員工和顧客的利益,她的態度和表現我們非常欣賞。

Nina 有兩位合資夥伴,Ryan 馬爺在店與她並肩作戰,但今天有事外出了,另一位叫 Daisy 的負責對外,Nina 自己負責餐廳營運,主攻牛扒,豬同羊是輔助菜式,可散點菜式或選擇試菜套餐 sampling set。目前經營環境有好轉,但仍未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只好採用不同策略,繼續全力以赴。還記得去年情人節的單靠外賣與送貨情景,徵用了 11 部車送餐到 11 個小區,對這個成就全餐廳團隊都感到一份自豪感。Nina 當記一功,管理團隊的能力與投入不容置疑,單看她堅持下場是拉閘讓他們安靜地食一餐她自己煮的午餐,跟著讓他們在店內自由活動或午睡片刻,怪不得她的大廚與幾位員工已跟隨她好幾年,仍是協作愉快,我們拜訪 Nina 的一個半小時,他們都在餐廳內我們四周圍各有各做自己的事,一點雜音都沒有,相處得非常舒服。

我每次做回訪一定不忘關心客戶的家庭生活,這次也不例外,很高興聽到她說以愛護家人為重,包括以單親媽媽身份照顧一位四歲的兒子,感到她真的了不起,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令人欣賞。

餐廳休息時間即將結束,5:30 開始晚餐服務直至約晚上 11:00,準備來嘗試他們的牛扒的朋友們請注意最後落單時間是晚上 9:30 哦!我們有衝動留下來食晚飯試菜,但繁忙的工作量真不容許我們這份奢侈,唯有等待下一個機會吧!

一位絕對是 Super User 的用家,透過她對系統的熟悉和實質操作經驗,全餐廳員工都熟習了怎樣使用系統幫助店鋪營運,她以自己能自學及盡力解決系統問題而感到驕傲,我們亦承諾在她不可能處理的功能開發問題上儘量幫助她啟動,這是我們應有的互讓互惠精神!

iCHEF 台灣總部團隊來港之旅 | 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我在 iCHEF 香港的日子裡,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陣容的考察隊伍到港交流,目標很清晰:讓他們考察市場,並直接與香港同事及幾位個別客戶交談,了解他們工作上遇到的困難,未來能更有效地溝通及配合他們的需求。

六位第一次來訪的包括:CTO 技術長 Matt、兩位產品經理 Adela 與 Edda、產品設計師 Karen、兩位客服 Finnie 與 Sigrid。很感謝 Ceci 與 Matt 悉心帶團,七月二日星期天早上 9:30 安排所有團員在飯店大堂與 Rocky 和我做香港餐飲市場 briefing,儘量提供所需市場資料與數據,讓他們對市場走勢有初步的了解。中午時 Sandy 也加入了行列,一同前往深水埗咖啡街視察,第一站就是擁有五間全用我們系統的素食咖啡店,他們提供的素菜都是西餐或東南亞餐,採用的食材很講究,所以挑選這餐廳享用歡迎午餐絕對是最佳安排,只可惜店主 Kay 在另一家分店正忙著,趕不及回來與大家見過面。午飯後,幾位台灣女同事不忘過去位於隔幾個鋪位的精品店買東西。

十常八九

十常八九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Flow

Flow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Flow

Flow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習作 Zapjok

習作 Zapjok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楓子珈琲 Fonji Cafe

楓子珈琲 Fonji Cafe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Humain

Humain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Humain

Humain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繼續拜訪的客戶全在咖啡街,包括兩間參加了 iCHEF 與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協作計劃,將中度智障學生的畫作從學校送到社區,掛在咖啡店牆上陳列,提升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這兩間咖啡廳我幾個月前已介紹過,就是 Humain 與習作。我們選了 Humain 品嚐招牌檸檬撻及玉冰燒雪糕,並與店主 Hing 交談。另外一間客戶咖啡店是十常八九,店內坐滿客人,但不減同事們的求知慾望,圍著櫃檯與店主詳談,最後還帶著外賣咖啡離開。

咖啡街最顯眼的客戶咖啡店是 FLOW,高昂的定價從不影響客流,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一張長桌,坐下來喝飲品及交談,我不斷與烘培師及服務員交談話,慢慢品嚐可能是香港定價最高的 Flat White,據服務員解釋,貴的原因來自特級咖啡豆,真是一分錢、一分貨,非常好飲!

離開最貴的咖啡店後,我們一同去找公共汽車站,乘車往在佐敦區的榮發大排檔食晚飯,這餐廳 Ceci 上次來港時我們已試過,也是我們客戶,有信心菜式會適合大家的口味,結果沒有失望。下一站是米芝蓮級甜品店佳佳,用精美而不貴的甜點把這一天劃上句號。

第二天我們分成兩隊,各忙各的,其中 Matt 和 Ceci 連同 Rocky、Sandy 和我去拜訪協作夥伴 Global Payment 及資深客戶 Woodlands 印度素食餐廳。在等待餐廳老闆 Alex 抵達時,我們藉此機會品嚐他們很受歡迎的自助午餐及招牌長型薄脆麵包。Alex 抵達後自己也先進午餐,然後才與 Matt 分享有關他對系統功能的意見。他態度誠實中肯,提出的要求合理,他經營四間餐廳,採用三個不同 POS 系統,其中這間位於灣仔的餐廳使用 iCHEF,他說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指出我們有什麼地方需要改良,做好了我們的系統就會變得完美!

下一站是拜訪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回顧過去一年他們與 iCHEF 協作的成就,Ken 亦隆重其事,特地到港和 Ceci 及 Matt 會合,參與這個活動。

其他同事就安排了由 Oscar 帶團拜訪客戶與非客戶經營的餐廳,最後全體在巧得鍋會合,Matt 與產品部同事與店主詳細交談,了解他們對我們系統的訴求,而客服同事就與香港的客服成員 Oscar 與阿芯交流。第二天就在巧得鍋歡樂晚宴後結束。

第三天編排了在 iCHEF HK 辦事處舉行分組交流會議,中午完畢後 Ken 要趕往機場乘下午班機離開,其餘同事與香港同事獲 Matt 邀請,享用了一頓豐富的點心午餐,跟著 Matt 連同五位同事亦要踏上回家旅程。希望很快再有機會與他們見面。

iCHEF HK 辦公室

iCHEF HK 辦公室

iCHEF HK @潮滙軒

iCHEF HK @潮滙軒

iCHEF HK 辦公室

iCHEF HK 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