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碼消費劵 – 多合一收款設備要準備|餐廳疫情應對指南

政府落實加碼派發 $10,000 電子消費券

消費券 2022 計劃消息陸續發布,$10,000 消費券計劃會分兩期派發。最新消息指,第一期 $5,000 消費券派發日期為 4 月 7 日,本地商戶如何部署?

在商戶而言,更是一大喜訊,可藉此機會吸引客人消費。加上本港在入境限制下,普遍市民都沒有外遊計劃,反而更願意留港消費。在雙重誘因下,本地消費復甦浪潮隨時一觸即發。

消費券會經電子錢包分 2 輪派發,一如以往,iCHEF 合作伙伴 Global Payments 全力支援第 1 輪之電子錢包。消息更指,第 2 輪將有機會體驗嶄新登場的電子錢包。

無線智能多合一功能 POS 卡機

✔ 捕捉政府電子消費券商機

一機支援多款信用卡及電子錢包,任你自由配搭

✔ 全力支援消費錢包劵,更覆蓋第 2 輪潛在新出爐的電子儲值工具

餐廳 如何部署

預早 30 日前確保擁有一部新款智能多合一流動收款設備

如没有,請準備好申請智能多合一流動收款設備所需申請文件:

  • 商業登記證副本 / 分行登記證副本
  • 公司註冊證書 (CI)
  • 有限公司董事及股東之身份證副本 / 護照副本 (ID Copy)
  • 法團成立表格 或 周年申報表格 (NNC1 / NAR1)
  • 最近三個月主要銀行戶口之月結單
  • 租約 或 最近三個月差晌單 然後填寫

老闆們照顧好自己『3 步』與『3 不』|餐廳疫情應對指南

隨著不斷收緊啲防疫措施,因為局勢不明朗,也因為近日感染每日創新高,放眼望去不少人陷入焦躁不安。但是,我們也看到從第五波疫情開始,大家都盡可能避免出門及 Work from Home(WFH)。許多餐廳老闆們努力地積極應對,可以知道,我們看待這個外在情境的方式,以及我們穩定住自己內心的能力,會是度過這一波的重要能力,不論你是經營者、餐廳從業員或是消費者。只要可以維持自己內心的穩定,就更能夠作出合適的判斷,一起平靜地度過這場挑戰。

生意固然很重要,但身為經營者的你更重要。所以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照顧好自己的**『3 步』『3 不』**:

第 1 步:做出現在最好的決定

|現在盡力處理,並沒有唯一正解

這裏強調的是現在。我們可以盡力搜集資訊,盡力找到可以照顧所有人的需求的方法,但並沒有所謂的唯一正解,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

|做能力所及的決定,就是當下最好的決定

我們能做的,只有在有限的時間之內,以目前已知的資訊,誠實釐清與面對自己內心覺得最重要的東西,做出自己認為當下對於自己/員工/顧客/社會最好的決定。

|不質疑自己,永遠有更好的做法

決定之後也不要再反覆地質疑自己,或是在獲得其他資訊之後責難自己。永遠都可能會有更好的做法,但並不表示之前的決定是錯誤的,或是做出這個決定的自己是倒楣。

|保持開放的心、願意彈性調節只要隨時保持開放的心,願意有彈性地調節,那我們就可以盡力不斷在每個當下做出最好的決定。

第 2 步: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態

|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發現情緒狀況

提醒自己要隨時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或者可以在固定時段一天確認兩次或三次。雖說是情緒狀態,但除了情緒也要去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以及想法的變化,因為這三者是相互影響的。

|盡早釐清源頭,找出最重要的事

你盡早察覺到自己的狀態,重點在於可以盡早開始釐清讓自己困擾的究竟是什麼,真正需要調整改變的是什麼,找出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避免情緒累積而爆發,導致後悔

我如果沒能察覺自己的狀態而不斷累積,除了會影響自己看待所有人事物的方式和深入了解,也可能會因為到達臨界點爆發而做出事後可能會後悔的反應與決定。

第 3 步:均勻穩定的呼吸

|給自己一分鐘,專注在你的呼吸

發現自己開始開始陷入一片有點混亂說不清不明的情緒時,請暫停一下,給自己一點時間(即使只有一分鐘都很好),好好地專注在你的呼吸上。

|引導呼吸去放鬆緊繃的身體與情緒

我只要自然的呼吸,盡可能讓呼吸是均勻穩定的,每一次的呼吸都可以試著讓它深一點點,慢一點點,只要一次一點就好了。然後引導呼吸去放鬆身體緊繃和僵硬的部位。

|允許自己體驗和接受感覺

如果身體裡出現任何感覺,請引導呼吸去包圍著那些感覺 – 發現到身體或是情緒感覺時,請允許自己體驗感覺,接受感覺的存在。

|釐清狀態並面對原由

再好好地釐清與面對原由,呼吸可以調節心跳,調節自律神經,請允許自己放鬆回穩一些之後,再繼續面對。

第 1 不:不要當受害者

|不要覺得自己最悲慘的人

境遇或是狀態不好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悲慘的人,也很容易把所有其他人都看作是加害者、是導致自己這麼可憐的敵人。

|理解並理智看待現況

如果這個時候可以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其實都在同一條船上,我們更能夠以同理心對待所有人,也更能夠理智地看待自己的處境,並找出最合適的處理方式。

|想法會成為現實

更重要的是,受害者心態會讓我們產生各種「什麼都做不了、無能為力」的想法,讓我們無法看見可行的下一步;換言之,我們的想法將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第 2 不:不要活在過去或未來

|不要活在過去,避免杞人憂天

另一個我們也很容易做的事情,是活在過去和未來,但不論是過去或是未來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要是以前沒有怎樣就好了」,或是「如果我不這樣未來就會那樣」,前者經常讓我們悔恨和沮喪,後者經常讓我們焦慮和恐懼。

|發現當下值得欣賞和感激的人事物

試著把你的注意力帶回到此時此刻以及此時此刻的自己吧,或許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倒楣,自己並沒有那麼無力,其實當下也有不少值得欣賞和感激的人事物。

第 3 不:不專注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上

|接受自己能力無法控制的事

除了過去和未來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其他人的事以及注定的事也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當我們能夠接受這一點,我們便會理解,其實唯一可以掌握的,只有自己。

|掌握現在需要的、可以選擇的

我此時此刻的自己是什麼狀態、此時此刻的自己需要什麼、此時此刻的自己想要做出什麼選擇、此時此刻的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不被不可控的事激起情緒

你當我們可以照顧好自己,不被無法控制的事情激起情緒,其實就是我們對整體社會做出的一大貢獻。


這一年多來餐飲業的大家真的辛苦了。

但相信我們心裏都有足夠的力量,可以一起攜手度過。真心地期盼大家都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在逆境之中,一起盡力一起面對一起超越。

外賣生意如何開始? (下)【餐廳衝刺班 online】

文章上半部談及餐廳在外賣平台上,如何根據競爭,訂定菜色和價格定位。這篇下半部份主要談及營運上的注意部份。餐廳開展外賣生意,要有甚麼準備工夫呢?

小心決定外賣包裝

外賣少了堂食的環境氛圍和服務,本來體驗就會打折扣,因此更應該將成本投入在「包裝」上,畢竟機會只有一次。根據菜品靈活選擇包裝,照顧實際用戶體驗。同時把握機會,打造吸睛包裝,達到建立品牌和宣傳的效果。如果客人在家享用餐點時,無法獲得良好體驗,可能就沒有下次了,就算是從前的熟客也會流失,因此每次出餐都得謹慎小心,才能保持客人持續回頭!

親身測試外賣成果

還記得幾年前外賣市場較細、外賣平台還未流行的時候,經常出現餐點在運送中途出現問題的情況。如果送到食客手上時,杯內的飲品全部漏出來到膠袋,食物的汁因為傾側瀉出來,或者食物因為運送摇晃變形,甚至食物流失到包裝外少了幾塊,都會令滿意度大減。沒有餐廳一開始就做到最好,即使是大品牌的快餐外賣,也要優化外賣包裝設計,甚至要考慮外賣平台送貨員不同。因此,親自 QC (質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在繁忙時間親身在平台上點餐,看看送到手上時的狀況如何,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如果沒有優化包裝就先開始,很可能會令餐廳在外賣平台的初期有太多負面評價,覆水難收,長遠令餐廳生意受影響。

準備人力資源

外賣生意的模式完全不同,員工需要跟從的 SOP(標準作業程序) 也不一樣,員工不一定能適應,在開始外賣生意時,餐廳老闆要注意人事管理。有些餐廳同時做外賣很輕鬆,但有些則會做到「踢晒腳」,變得很容易出錯,以及令堂食體驗變差,大大影響餐廳品牌形象。有些餐廳甚至試過將堂食鐵板餐的牛扒直接放入外賣盒,少了原來的鐵板熱力令牛扒煮熟,送到食客手上又生又韌,難以下咽,結果當然被那些食客將餐廳放心黑名單。

優化動線,堂食外賣同時做

除非餐廳將堂食和外賣的動線完全分割,否則餐廳的動線需要重新設計。因為外賣不只是將堂放倒進外賣盒,外賣餐點準備流程的不同,很需要樓面和廚房流暢有效的溝定。包括出單機設定等基礎設定也很重要,哪一個出單機在甚麼情況下出哪一種單,令廚房、樓面、水吧、外賣包裝區等,全部都可以流暢營運?餐廳營運者花心機設計和優化,無往不利。餐飲業的新手也不用怕, iCHEF 團隊明白餐廳的動線設計,與上萬間餐廳同行,並建立了餐飲管理經驗豐富的客戶成功團隊,可以協助你的餐廳作相關的設定,並就你的情況提供專業建議作為參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iCHEF 致力讓開餐廳變成一門更好的生意,分享不同餐廳運營知識和趨勢,陪伴餐廳生意成長。

【疫情應對】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餐飲處所資助計劃」21/2 起接受申請

政府推出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 ——「餐飲處所資助計劃」現已開始接受申請。

合資格並營運中的 普通食肆、水上食肆、小食食肆及工廠食堂的持牌人 按其持牌處所面積可獲發一次性資助。申請人須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或以前持有食環署發出的有效食物業牌照(正式或暫准牌照)。

每間按照《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 599F 章)發出的指示須關閉整個持牌處所範圍的合資格餐飲處所,包括卡拉 OK 場所、夜總會及酒吧或酒館,可額外獲發 5 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持牌處所面積

  • 不超過 100 平方米 (10 萬)
  • 100 平方米以上至 200 平方米 (20 萬)
  • 200 平方米以上至 400 平方米 (30 萬)
  • 400 平方米以上至 700 平方米 (40 萬)
  • 700 平方米以上 (50 萬)

接受申請日期:

  • 2022 年 2 月 21 日至 2022 年 3 月 21 日下午 5 時

申請方式︰

  • 可親身或以郵寄方式向食環署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如酒牌則須向各牌照辦事處)遞交申請,食物業牌照持牌人亦可透過食環署網頁遞交資助申請。申請表格及申請指引可由 2 月 21 日上午 9 時起在食環署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索取,亦可於同日在食環署網頁下載申請文件及瀏覽計劃的詳情。

所需文件︰

  • 持有食環署發出的有效食物業牌照 (正式或暫准牌照) 。

發放資助︰

  • 食環署收到填妥的申請表格及相關文件並經審核後,申請一經批核,目標是首筆資助款額預計可在接獲個別申請後約兩星期內發放,資助的款項會以劃線支票發放予持牌人,並寄往食環署記錄的持牌處所地址。
  • 食環署在接獲申請後,都會根據申請人在申請表格內填寫或輸入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以手機短訊發出確認申請通知及申請編號。

如對申請有任何疑問,可致電餐飲處所資助計劃熱線 2867 5153  或 2958 0694 查詢。  

申請日期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在 2022 年 2 月 21 日上午九時開始接受有關計劃的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2 年 3 月 21 日下午五時止。逾期遞交申請將不被接納。
官方網頁:https://www.fehd.gov.hk/tc_chi/licensing/subsidy_scheme_v6/application_guide_CBNC.html

外賣生意如何開始? (上)【餐廳衝刺班 online】

相信大部份餐廳都會做外賣,但不是所有餐廳都有想過外賣作為生意的一大部份、甚至主要部份。外賣不只是將堂放倒進外賣盒的功夫,因為不是立即使用,中間還有運送過程,有很多不一樣的處理方式。要正式開展外賣生意,要如何做,又有甚麼準備工夫?

重新設計菜單

所有餐廳經營者都知道,外賣會令味道大打折扣。這除了是因為外賣難以保温、包裝困住濕氣令質感變差等,也是因為「時間」也會令食物和原來的味道差很遠。因此,餐廳在準備迎接外賣生意的時候,不能直接用原有菜單;而且即使保留的菜色,以不同的烹調方式為外賣度身制定食譜也很重要。有不少餐廳因為這個原因,外賣市場的競爭力大受影響。

找出競爭對手

從前在餐廳的競爭主要來自同一個小區,小區有各國菜色,很少會有同樣的餐廳。在外賣市場,你的餐廳不再有這種舒適,因為可以接觸的客戶範圍大了很多,甚至有一些沒有舖位的中央廚房的競爭,同樣定位的餐廳競爭相撞的話,生意會很難做下去。作為新加入的餐廳,適宜看清外賣平台上的競爭情況。先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和定位,找到差異性的空間,再決定賣哪一種菜色,以及餐廳在那外賣平台上要如何定位。一般而言,可進攻該外賣平台上同區內還未有的某一種菜色,搶佔「藍海」市場,不應固步自封。

決定餐廳分類、價格範圍

外賣平台除了會為餐廳分成不同區域,還會為餐廳分類。和以往餐廳依靠門面設計來傳遞品牌定位不同,在外賣平台上食客按進餐廳分類,或以關鍵字搜尋,餐廳不在那分類的話就很難看到。所以,餐廳在進入外賣平台時要小心選擇,直接說就是餐廳不一定要根據本來是賣甚麼來選,誰說牛扒店不能是中式餐廳,潮州菜館不能是咖啡店呢?另外一點就是價格範圍,正如另我一篇文章 「平靚正」產品的利潤秘密 (下) 提到的產品寛度的概念,餐廳在外賣平台上也要做到令食客在你的餐廳頁面選購時,在價錢上和口味有足夠的選擇,才能吸引購買。有一個小技巧,就是要保留幾個價格明顯較低單品,以免餐廳在搜尋時被篩走。

餐廳開始外賣生意,還有不少要留意的地方,我們將在下半部繼續談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iCHEF 致力讓開餐廳變成一門更好的生意,分享不同餐廳運營知識和趨勢,陪伴餐廳生意成長。

【疫情應對】現時限聚令實施&餐飲處所疫苗通行證

2 月 24 日 限聚令開始實施:

⚠️ 政府將六類地方加入表列處所受防疫規例規管,包括宗教場所、髮型屋、商場、百貨公司、超市和街市,24/2 開始要用安心出行及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最少一針)

⚠️ B 類、C 類及 D 類餐飲處所限聚令收緊至最多 2 人一枱

⚠️  D 類處所員工需完成疫苗接種 (完成疫苗接種一般而言是指在最少 14 天前接種兩劑 2019 冠狀病毒病疫苗(新冠疫苗),而就曾 感染 2019 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則指在最少 14 天前接種一劑新冠疫苗。)

⚠️ 限制私人處所涉及 2 個家庭以上的跨家庭聚會

⚠️ 違反「限聚令」罰款增至 $10,000 元

⚠️ 所有餐飲處所晚市 6 時開始禁堂食,直至 4 月 20 日

💥「疫苗通行證」第一階段:食客必需出示完成一針或以上疫苗接種證


餐飲處所疫苗通行證

政府早前宣布於二月二十四日大幅擴展「疫苗氣泡」,並將其正名為 「疫苗通行證」,屆時有關處所的員工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而進入對顧客或使用者實施疫苗接種要求的處所時,顧客或使用者亦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並於餐飲處所需執行「疫苗通行證」,其二維碼掃瞄器安裝與驗證方法如下:


一、準備掃描設備「手機與腳架」

(1) 手機:有前置高像數鏡頭的 iPhone / Android 手機

(2) 腳架:(放店門)約 1 至 1.5 米的落地架 /(放櫃枱)輕巧手機架

二、安裝政府「驗證二維碼掃瞄器」

政府的驗證二維碼掃瞄器:

三、設定「自動掃描模式」

開啟「自動掃描模式」、「准入音效」、「禁入音效」、「使用前置鏡同」四個功能。

當市民進入處所時,市民掃過「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後,需向處所的「驗證二維碼掃瞄器」展示手機上的針卡或「豁免證明書」二維碼*

✅ 聽到「咚咚」聲 = 已接種疫苗

✅ 聽到「嘟」一聲 = 持有「豁免證明書」

❌ 聽到「噹噹噹噹噹」= 二維碼無效

*處所需好好保存裝有「驗證二維碼掃瞄器」程式的手機。

流動應用程式所收集的資料經加密處理,個人資料亦已經部份遮蓋 (masked) 及雜湊 (hashed) 處理,成為不可辨識的資料。處所負責人不能得悉所收集的資料。只有特區政府指定人員可使用所收集的資料,以協助預防和控制 2019 冠狀病毒傳播的工作及相關用途。

7 步提升外賣生意 (上)【餐廳衝刺班 online】

新冠疫情令餐廳的堂食生意大受影響,餐廳越來越依靠外賣來做生意。外賣平台 (或稱外送服務平台) 可以為餐廳帶來生意,但競爭也非常大。要怎樣才可善用外賣平台提升生意呢?

外賣平台必勝攻略

餐廳要在外賣平台成功突圍,不能只靠單一優勢,要先要掌握以下四大原素:

  • 曝光率:外賣平台將你餐廳投放給食客的數量
  • 點擊率:食客在平台看到你餐廳點擊查看的比率
  • 轉化率:食客查看你餐廳後購買的比率
  • 回購率:食客重覆購買你餐廳的比率

搶「評價數」,快速提升曝光率

就像不同的地區客源不同,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生態,包括客源和競爭情況都有分別,而且平台間的推廣、評價等數據並不互通。所以應該視每個平台都是新的戰場,都要花心思突圍而出。第一步是要盡快提升「評價數」累積口碑,提供數據給平台將你的餐廳放更高的位置,建立「自然流量」。根據這幾年的經驗,我們整理了一套外速提升曝光率的攻略,有關詳細操作,請參考文章「餐廳 3 步搶佔外賣平台」。

透過介面優化,提升點擊率

差不多所有外賣平台內,顯示餐廳列表的介面都不一樣。圖片格式、餐廳名字長度、有沒有簡介、是否需要中英對照等,全部都有各自規定。就着要求優化,能提升你餐廳的點擊率:

  • 餐廳名字:中文字 5 至 10 個字,英文字 30 個字元內
  • 文字簡介:盡量善用文字空間放品牌信息
  • 圖片內容:食物照片為佳,最好是主食或招牌菜
  • 圖片修飾:提升銳度 (Sharpness) 及飽和度 5 至 15
  • 圖片檔案:就平台實際顯示像素輸出檔案,PNG 檔為佳

智慧設定外賣菜單,提升轉化率

外賣平台不單對菜單的品項數量有限制,而且一般沒有細項選擇,令餐廳常常要處理客戶的備註訊息,令工作量增加。最好的做法是,與堂食的點餐方式不同,餐廳就着平台所給予的設定,為該平台設計單品或套餐,務求令食客的用戶體驗提升,以提高食客查看你餐廳後購買的比率。另外,參與外賣平台內的推廣活動,令介面多一點折扣功能,也可以提轉化率。至於如何設計外賣菜單、如何定價,以及如何為單名命名,我們將會再詳細講解。

集點 QR Code,大幅提升回購率

回購率是非常重要的數據,但現時外賣平台沒有提供相關數據,餐廳也不能知道訂單是熟客還是新顧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iCHEF POS 添加了 「集點 QR Code」功能;客人在外賣平台訂餐後,會在收據底部看到一個 QR Code,一掃就能憑電話號碼成為會員,輕鬆集點;客人之後透過「點餐網站」就能直接用會員集點兌換。整個過程非常高效智能,而且設定非常簡單方便。使用 iCHEF 的集點系統,3 分鐘就能輕鬆設定好,管理更輕鬆。

繼續閱讀下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iCHEF 致力讓開餐廳變成一門更好的生意,分享不同餐廳運營知識和趨勢,陪伴餐廳生意成長。

【後疫情時代 5】找出你的「真鐵粉」!餐廳如何養熟客?

你已經知道自家的鐵粉有多少嗎?是否足以作為外賣轉型期的堅強後盾?在這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每個員工都是餐廳品牌大使的年代,培養團隊「說故事」的能力和洞察力,就能為生意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 若店家只是一味追求粉絲數量,卻沒有照顧到品質和效度,就會缺乏品牌忠誠度並難以變現,而懂得經營會員的店家,會讓這群人自我認知為「熟客」成為忠實鐵粉。

建立 Google 我的商家,讓客人輕鬆找到你

你的餐廳容易被「Google」到嗎?有超過九成的搜尋,是經由 Google 與 Google 地圖,在數位的世界,便利只會變得更加的便利,門檻更低、速度更快、更容易操作,也會朝會員經營的方向進化。在「後外送時代」,餐廳不能只是守株待兔等訂單,而是要積極投資外送平台上更有效的廣告,並經營屬於自己的平台。

並非每個店家都有能力成立會員平台,因此與 Google 和 Facebook 合作能帶來更流暢便利的消費體驗,特別是 Google ——消費者在 Google 找餐廳很快,註冊 Google 我的商家(簡稱 GMB),消費者能輕鬆在「Google 地圖」上找到你,並透過定期更新圖文檔案,努力創造餐廳價值把評論衝高,就能打造讓人安心的口碑好店。而透過 Google 創造了第一次消費後,接下來就養熟客了!

四步驟,用 Google 我的商家輕鬆養「小明」

「小明」在台灣借喻為一個鐵粉,可代表你我他或是任何人,店家必須知道這群人在想什麼,需求是什麼,引導消費者加入官方帳號好友,拉攏參與與討論,能有效提升好感度與忠誠度,並藉著推廣最新活動資訊與之互動、依據他的網路行為自動對他下標籤,即可有機會讓訪客變成熟客,那麼,如何從官方帳號獲得最高效益呢?以下提供四大心法:

1. 好圖好文好連結

帖文不能沒有吸引人的圖片,在吸引的圖片之外還要言之有物的 copywriting,最後以一個 call to action (CTA) 的連結來結尾,就能得到最大的引流效果。

2. 帖文推播數量要準

在推播店內商品資訊時,可利用 carousel 格式來進行商品圖片與文案的宣傳;好處是,可以避免「訊息推播」讓好友覺得受到頻繁受到打擾,並讓有需求的好友主動前往貼文串查看正在促銷或限量的熱門餐點,當好友感興趣時,也可以直接按讚分享或留言以達到擴散效果。

3. 小明小明不要走

店家可以在每個月發送優惠券的活動,或是推播優惠餐點、生日專屬優惠禮、不定時的好康互動小遊戲,讓好友每個月都會期待打開官方帳號,不會參加完活動就想封鎖離開,成功留住好友的心!

4. 讓好友變好友

在貼文串張貼一些有趣的圖文引起好友共鳴,可以讓消費者產生自己特別的專屬感,或者是觸動人們的感性訴求,就會有更多自願性的「小明」來獲取資訊以及幫忙推廣,此時店家也可以用貼文互動,讓消費者像朋友一樣,能夠被您關愛。

透過經營社群,讓你的熟客能夠隨時跟你保持聯絡,並時來消費,甚至於推薦人來消費,要知道讓一個熟客回頭比招新客成本省三倍,好好透過熟客創造穩定業績,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更多後疫情時代文章

【後疫情時代 2】投入外賣戰局,財務管理超重要!

投入外賣場前,必須先管理你的財務狀況。以往的餐飲業管理都是用 FLR 比例來追抓百分比,加起來應在營業額的百分之多少,再去控制其中的比例,然而,該結構計算並不包含外賣平台或支付平台的利潤分成。過去的公式已經不適用,不能再以舊思維來思考,因為「只有一套 FLR」就更該將通路分開計算

【後疫情時代 4】餐廳 3 步搶佔外賣平台

外賣平台已經成為香港人和都市人的日常,不單是三餐,連小食和飲品也有很大市場。在穩定成長的美食外賣市場中,消費者同時出現在虛擬與實體兩個世界,餐廳在發展外賣初期,可與優質的平台一同合作,壯大客源,爭取增加曝光和銷售機會。

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薯快速崛起?剛開始使用外賣平台,許多老闆一定都很納悶──為什麼我的單那麼少?為什麼我花了錢下廣告,還是很少人注意到我?一家店最重要的就是「評價」,當消費者不知道你是誰,如果連評價口碑都查不到,自然無法被信任。最初期可先請親朋好友協助衝評價,但前提是商品要很有競爭力,是好吃的。

第一步:買一送一求訂單,評價數先衝 200

沒有基礎的評價數,外賣平台的演算法可能根本不會給你任何訂單,更無法累積評價。因此在前期發現外賣平台沒有帶單給你,那代表你所在區域的競爭可能較激烈,我們就要開始投資搶「評價數」,第一階段目標是先衝 200 個評價。

你可積極參加外賣平台所辦的活動,例如:買一送一等優惠活動,積極尋求曝光,當你的餐點吸睛又讓人吃得滿足,符合預期心理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吃飽後願意給評價,就能進一步累積餐廳口碑。這階段賣出的餐點可能沒有毛利可言,但可把階段成本當成是「行銷費」,不僅買到知名度也買到了評論,對老闆而言仍是一舉多得。

第二步:累積評價提升分數,以 4.5 分為目標

慢慢累積出基礎評價,平台就會導給你訂單,該階段你可利用新進消費者回饋去改善並分析,思考餐廳改進方向,加上該階段的客人是在沒有促銷的情況下「自主」購買,評價的本質更有意義。接著可從回饋分析每道菜的競爭力,進而去研發更多適合消費者的菜單。活用中期的洞察報告並強化產品競爭力,若能達到約 300 個評價、從初期新增的 100 個評價中平均能有 4.5 分,就可以開始進行後期的行銷投資。

第三步:投資外賣範圍內的 FB/IG 廣告、平台曝光廣告

在建構產品實力與評價基礎後,我們就可以來衝刺起飛了!首先是活用 FB/IG 廣告的「區域」及「喜好」設定。在區域設定上,應設定你餐廳外賣距離範圍內的客群;而在喜好上,就直接設定喜歡「Deliveroo」或「foodpanda」的用戶,就能夠簡單開始了。與此同時,外賣平台內的「曝光廣告」也開始可以擴大投資。除了平台內曝光與排名廣告之外,也可參加一些小型促銷活動來爭取版位,但不需要再做「買一送一」來廝殺了。該階段的目標是將整體評價數量從 300 衝上 500+,同時將總體評分數確保在 4.5 分以上。

恭喜你!在達到 500+ 評價以及 4.5 分的這兩個目標後,就會進到「自然流量」的階段,也就是你成功建立了競爭力菜單、掌握讓客戶滿意的方式、評價看起來有說服力的三大競爭力要件,因此就能在平台的演算法上獲得更多青睞,進而帶動自然流入的訂單。你可自行考慮是否要繼續進行促銷與曝光,端看各品牌的定位及促銷投資報酬率而定。但至此,你已經擁有一道進可攻、退可守的「外賣平台護城河」了。

接著下一篇:

【後疫情時代 3】餐廳 3 招輕鬆搞掂外賣 Menu 和包裝

堂食送餐可以第一時間送到客人桌上,可以十分美味,一但經過包裝再外賣,送到客人手上會大打折扣,如何讓美味耗損降到最低、將滿意度拉到最高,首先你得先確保菜單和包裝別誤入雷區。

外賣是餐廳五感體驗的延伸,在「相機先吃」的年代,視覺是影響食慾的絕對重點,投資拍攝一組美麗照片當平台封面,能讓你的餐廳更有競爭力,搭配畫龍點睛的文案和菜名,能增強消費者對餐廳品的印象。

再來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好吃」,需預估料理送到客人手上的狀態,包含口感、風味與溫度,除了包裝問題,食物設計是最大的成敗關鍵。舉例來說,一些西式義大利餐廳會隨堂食或外賣調整烹調時間,堂食必定確保義大利麵收汁再呈盤上桌,外賣則會留下更多醬汁,讓麵體在運送過程不被收得太乾,保持濕潤好口感。

第一招:活用「金字塔法則」設計菜單

延續百年的設計哲學「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也可套用在外賣菜單設計,烹調方式較簡易、食材庫存理想、成本更低的菜式,能帶來好的毛利,就是最適合的菜單。

實踐最早的便是速食業──金字塔型的菜單規劃,第一層為單點餐(A 或 B),精選獨立菜單並控制好原物料成本,自然容易計算毛利;第二層為組合餐(A + B),並延伸規劃「家庭餐」方便一家大小同享滿足多人需求;第三層為歡樂餐(超值/折扣)可在特定平台或時段建立不同優惠套餐,但首先你要做好第一層,精算「小單位」毛利才能有效掌握獲利,而對於餐廳的初步轉型,可將既有堂食菜單「微幅改版」做成便當,就不須額外增加食材與研發成本。

第二招:找出最佳定價

你的價格定對了嗎?少了堂食服務與體驗,外帶的價格如果不打折,客人還會買單嗎?評估客人認定的產品價值、價格敏感度,可優先從「區域」消費力著手,外賣範圍是否有學區?如果以學生客為主要如何定價?外賣平台已 100-200 之間的價格是最受歡迎的定價範圍。

而針對遙距點餐自取的客人,若提供外賣折扣例如「自取八折」,就能有效提高購買欲。此外,定價可透過調整份量或餐點組合來給予更多成本空間,毛利較低的餐點可以給加量,增加市場競爭力。

第三招:包裝升級,擄獲客人芳心

外賣包裝分為幾個等級,最初級就是把所有食物打包、裝在碗裡蓋上送出,進階級是提升包材的透氣程度,高階者會將料理拆包分開裝,避免混合味道。此外,包裝材料也會直接反映餐廳品牌精神,不一定要追求 100% 私版訂製,在一只風格獨具的紙袋上貼印上品牌 Logo,即可有效建立與消費者的體驗記憶。

無論是什麼包裝,耐熱度是基本,選擇透氣材質原則上就做對了一半。其中一個例子,台灣米芝蓮林二星餐廳「Taïrroir 態芮」成立的副牌「Taïrroir À la Maison」外賣菜單,以質感木片盒裝盛「香料飯 燉煮鮑魚 酥脆蕎麥」讓燉炸煮食材保留彼此口感,層次分明。

外賣少了堂食的環境氛圍和服務,本來體驗就會打折扣,因此更應該將成本投入在「包裝」上,畢竟機會只有一次,如果客人在家享用餐點時,無法獲得良好體驗,可能就沒有下次了,就算是熟客也會流失,因此每次出餐都得謹慎小心,才能保持客人持續回頭!

來一些靈感⋯⋯

全球最大包裝設計獎 Dieline Awards〈2021 年最佳食物包裝〉

漢堡王帶我們回到美好的七零年代,包裝特定的「火焰 Flame」字型是從食物形狀汲取靈感,讓品牌像食物本身一樣令人「渴望」。
IKEA 設計適合多人外賣自取的可持續食物包裝,呼應品牌的初衷精神「為更多人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

每年有超過 800 萬噸塑料被傾倒到我們的海洋,荷蘭設計團隊 Packadore Collective 創作一種可重複使用、易於清潔和可堆疊的外賣包裝,透過會員平台(當地餐廳)便利回收清潔。有句話說得好:「成本不是由包裝價格決定的,而是由你使用它的次數決定的。」

杯蓋一體的紙製咖啡杯「Unocup」,以「無蓋」實現減少塑膠汙染的理想。

接著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