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開分店:想在香港成功擴充拓展業務注意這 5 大盲點

作為餐廳老闆,我們常常希望將自己的餐廳生意做大,開分店是我們最先會想到的選項。第一間店成功了,將成功複製的而且確是最簡單直接的想法。在正式開始將想法變成行動之前,建議您先考慮以下 5 個常犯的開分店盲點

1. 對餐廳成功的原因沒有透徹的認知

開餐廳不一定會成功,每一個成功背後總有一籃子的因素,而且每一間餐廳都不一樣。對於新手老闆來說,尤其是原本不是從事飲業行業工作的老闆,很常見到會將成功歸功於一兩個單一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份。

食物質素真的好到只此一家?服務質素真的好到能留住顧客?
最常被忽略的是餐廳的競爭情況和人流,但反過來說,餐廳真的因為選舖好所以成功?

除了透過獲取經營餐廳經驗,你亦可以嘗試以較客觀的方式,有系統地調查餐廳各個方面的質素和情況,同時透過比較其他成功的餐廳,找到專屬你的餐廳的優勢和成功因素。神秘顧客計劃,以及餐飲顧問服務,都是可以較快較有效獲得具體有用資訊的途徑。

2. 食物和服務不能被複製

餐廳的成功最基礎的部份,就是要有好的食物質素。

廚師的技術是很多餐廳成功的原因,不論是廚藝的功力,還是有獨門秘訣秘方,常常都在於廚師本身。如果你的餐廳非常依賴廚師的手藝,甚至很依賴某些食材,那麼你的餐廳就很難被複製

例如傳統日本餐廳的廚師,由於有「匠人」的理念,差不多每一位都會專注一門獨門手法,往往在這一領域無人能及,除非長期有系統地培育新人,否則要保持原汁原味真的十分困難,強行複製會容易變得有形無實。

服務也是一樣,樓面經理的做事手法雖然人人不同,但是就如上專業餐飲管理課程一樣,總有行業的一套客觀標準。如果你餐廳的服務手法與一般不同,或者甚至有獨特過人之處,也是難以被複製的。

例如來香港的遊客必到的「澳牛」,如果強行複製那種服務態度的話,會有反效果。

3. 廚師不能分享秘方

不要小看這問題。這是真的會發生的,廚師的身價除了經驗就是秘方,在職涯中這就像生命一樣寶貴,是商業秘密。

餐廳的秘方,很可能會因為開分店而被曝光,被其他餐廳複製,令餐廳失去了競爭力。

作為餐廳老闆,便要在這個兩難中找到方法平衡,既要能在分店複製,又要令競淨對方無法複製。

pexels-photo-4252141.jpeg

4. 沒有保護好品牌

新聞最喜歡報導,某某餐廳原來和同名餐廳完全沒有關係,但不論在食物、定價、品牌形象都非常相似。

很常見的情況,是根本沒想過開分店的餐廳,「被」開分店,而往往這些假分店因為品牌並非自己的,經營上較常會因為賺錢,而不顧食物和服務質素,令「正版」的餐廳品牌受損。

最常見的,就是叫自己的餐廳做「XX大王」,別人要冒認根本零成本,因為這種名字難以登記商號保障品牌。其他的例子還有「阿婆XX」「阿媽 XX」,開到滿街都是,個個都說自己是「正版」,最終變成惡性競爭,對生意的影響可說是災難級。

5. 沒有考慮人性

開餐廳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營運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見分岐,股東之間出現問題很常見。

開分店對餐廳來說更加是大事,而在準備開分店或分店營運初期,尤其是在生意很好或生意很差的情況,往往就會出現各自為政、各管各的念頭。家人關係或友誼關係,並不能夠抵銷這種念頭帶來的破壞力。所以在開分店前,必須先弄清楚餐廳股權分配、每位股東可以行駛的權力和需要負的責任,以及分店遇到不同情況下的支援和應對手法。在很多情況下,將分店先想像為「加盟店」再去安排,老闆們比較容易理性地做決定,策略和安排亦會較清晰

pexels-photo-2696064.jpeg

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參加 iCHEF 主辦的餐廳衝刺班。經驗豐富的餐飲專家可解答你的疑問,讓你為成功做好準備。

香港開餐廳成本|幾多錢先開到餐廳?三按一上, 牌照裝修, 營運成本

我在「開餐廳學堂」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究竟開一間餐廳要幾多錢呢?我們來拆解一下。
雖然就不同經營模式、餐種、店舖大小、租金而成本有別,但各個成本項目也是相同的,按照成本項目估算,你也能較準確預估餐廳開業的所需成本。

香港開餐廳成本

這裡我會用一個月租 5 萬,實用面積 500 尺的餐廳為例,開業前所需的成本是 90 萬至 125 萬:

  • 租金:  20 萬  (三按一上:三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 裝修:  50 萬至 70 萬  (連畫圖積、設計)
  • 傢俬:  10 萬至 15 萬
  • 出牌:  5 萬至 10 萬
  • 雜項:  5 萬至 10 萬  (連水電媒按金)

除了餐廳開業前所需的成本,也要預留營運資金。餐廳在開業初期未建立熟客,會較少生意甚至完全沒有生意。這個情況對不在商場範圍的「地舖」和「樓上舖」影響更大,預留營運資金一般需要更保守。而第一次開餐廳創業,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建立客源,和就市場的反應作出調整,建議預留約 6 個月的營運資金。

計算營運成本時,一般會以每月生意額的百分比作參考。在計算餐廳的營運成本結構是否良好時,更應該看各成本佔生意額的百分比,而非絕對數字 (台灣參考文章)。現時香港的餐廳成本比重最高的是舖租,香港餐廳舖位的租金一般佔生意額的 20% 至 35%,平均約 30%。以我們的例子 (舖租 5 萬) 計算,該餐廳的生意額至少要有每月 17 萬的生意額:

一般 Cafe經營成本: 因講求服務和氣氛,人工比例較高。
一般 Cafe 經營成本: 因講求服務和氣氛,人工比例較高。

食材與人工

一般來說,食物定價越高的餐廳,越注重餐廳的氣氛以及服務,因此人工比例也會比較高;相反,食物定價較低的餐廳的顧客則是注重食物的「性價比」,因此食材費用的佔比就會比較高,為了降低成本會用較便宜的兼職,或是讓客人自助式取餐。上圖 (紅色) 的 Cafe 經營成本比例和下圖 (橙黃色) 的快餐店經營成本比例,可以看到有很大的差別。

一般快餐店經營成本: 講求性價比,食材成本較高,人工較低。
一般快餐店經營成本: 講求性價比,食材成本較高,人工較低。

因此計劃開餐廳時除了要找個好舖位,也要就餐廳菜種、地區客群和競爭對手做研究,制定餐廳的基本訂價策略,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商業區、遊客區、住宅區就有很大的差別:

商業區:較兩極化,一面要求高性價比、另一面則要求好的服務質素,定位一般越鮮明越好。
遊客區:較講求服務質素和氣氛,同時講求獨特性,定價的彈性較高,但競爭一般很大。
住宅區:最着重價錢,高性價比固然好,但非必要,相同菜種的競爭情況是主要考量。

其他成本 / 盈利空間

其他開銷包含水電煤、消耗品、稅項、利息、維修、差餉、保安等等,也包括許多並非必要成本例如 Marketing 或廣告費用。假設生意額不變,其他成本和盈利空間則成了對立的關係。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 Marketing 與廣告投放一般帶來比支出更高的生意額,也對建立品牌以長遠發展很重要,因此 Marketing 和推廣的 Budgeting 適宜與餐廳發展策略掛鈎。

其他開餐廳要注意的事

其實成本的計算也很取決於牌照申請、裝修管理、營運效率、餐廳推廣策略等各個方面的技巧。這些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影響最終成本控制的能力 (例如初期推廣建立熟客的成效)。想知道更多做好準備?iCHEF Club HK 每月都有相關課程,你可參加「開餐廳學堂」和「開餐廳學堂進階班」做足準備功夫。

關於作者

Frankie (梁Sir) - 資廚(香港)行銷總監
Frankie (梁 Sir) – 資廚 (香港) 行銷總監

「開餐廳開堂」主講師,香港餐廳牌照裝修和營銷推廣的專家,目標是令開餐廳變成一門更好的生意。文章見「餐廳經營指南」和「開餐廳懶人包」。

餐廳推廣 Openrice 外的選擇:Facebook & Instagram


Openrice:又愛又恨

Openrice 對於香港的餐廳來說可算是必需品。它已成為了普羅大眾找餐廳的首選資料庫,因此十分影響一間餐廳是否能「被找到」和「被看見」。這對新開的餐廳尤其重要,因為新餐廳一般需要盡快建立熟客以確保現金流。但是,在 Openrice 上除了登記外,其他的服務一般都需要付費,且費用並不是一般小餐廳能支付。
因此,盡用所有免費方式推廣餐廳,變相節省大量使費!以下是 5 個你不能錯過的平台!

Facebook & Instagram: 不能少看 #tag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專頁,對食客來說可算是餐廳的身份証,很多食客對餐廳興趣但未拿定主意時,都會在這兩個平台上搜尋該餐廳的資料;有一個活躍的專頁將會大大提升食客對餐廳的信心,所以這兩個免費登記的平台是餐廳的必需品。

就如網絡推廣專家 Jacky 在「開餐廳學堂」所講,自從廣告贊助出現後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已經不是「免費推廣」的平台,為甚麼我們在推介 「免費方式推廣餐廳」的時候提及呢?就是因為 #tag (hashtag) 功能!

一張靚靚招牌菜相片,沒有付錢給 Facebook「贊助」,怎樣又基本上沒有人看到,變成上萬人看到呢?只要加上在那一刻流行的 #tag 就有可能。以下是 2017 年 3 月 26 日的 #tag 推介:

#777
#hongkong
#hkig
#hkfood
#hkfoodie
#相機食先

據非正式的統計顯示,新的專頁在發佈相片時使用最流行的 #tag,只要內容吸引就能在極短時間內接觸到成千上萬的瀏覧,以廣告贊助費用來計算成效的話,即超過 1000 港元!餐廳能以免費的方式做到付費的效果,又怎能小看 #tag 的強大呢?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Tripadvisor

你知道在搜尋引擎上打”Hong Kong Restaurant”(香港餐廳),會最先顯示 Tripadvisor 嗎 (Google Places 除外)?在香港,Tripadvisor 對餐飲業的影響力絕對不少於 Openrice,除了…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Retty

根據網絡研究,顧客在可信網絡上看到正面的評論,將大大提升對該商戶的信心,從而吸引購買和增加消費額。因此如 Openrice 在使用者心目中被認為不可信,則餐廳在平台上有再多正面評價也無幫助。來自日本,2017 年 3 月登陸香港的餐廳評論手機程式 Retty 則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Feedme Guru

Feedme Guru 對準中高價餐廳的食客市場,提供經媒體評價的高質素餐廳資訊給用家:與上榜餐廳建立推介菜單,配以詳細資料和優惠價錢,幫助中高價餐廳吸引較不熟悉菜色的新鮮客人嘗試,打破高級餐廳與普羅大眾中間的隔膜…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Foodbulous

Foodbulous 與 Openrice 十分相似,但加入了「食組」功能。這些「食組」實際上就是將不同餐廳組成各種不同的名單,例如地區、獨特口味、獨特需求、不同消費取向、米芝蓮推介等等,而這些食組由「食家」建立,食組內不強制要求提交評論,且食家可自由建立不限量的不同「食組」。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Tripadvisor


Openrice:又愛又恨

Openrice 對於香港的餐廳來說可算是必需品。它已成為了普羅大眾找餐廳的首選資料庫,因此十分影響一間餐廳是否能「被找到」和「被看見」。這對新開的餐廳尤其重要,因為新餐廳一般需要盡快建立熟客以確保現金流。但是,在 Openrice 上除了登記外,其他的服務一般都需要付費,且費用並不是一般小餐廳能支付。
因此,盡用所有免費方式推廣餐廳,變相節省大量使費!以下是 5 個你不能錯過的平台!

Tripadvisor:6 倍機會找上你

你知道在搜尋引擎上打”Hong Kong Restaurant”(香港餐廳),會最先顯示 Tripadvisor 嗎 (Google Places 除外)?在香港,Tripadvisor 對餐飲業的影響力絕對不少於 Openrice,除了來港遊客一般會先使用 Tripadvisor 探路來,使用中文以外語言為主的香港人也較常使用它來尋找評論或評論餐廳,相關評論比 Openrice 也較有「可信性」。我們發現餐廳在 Tripadvisor 上登記的話,有 6 倍機會被食客找到:

1.5 倍使用量:
Tripadvisor 不只是全球最有大的旅遊網站,在香港也十分流通。以香港網頁的流量、訪客質素、搜尋引擎比例等,都比 Openrice 網站好很多。即使保守估算 Openrice 網頁只佔用戶使用率一半,按網頁流量排名估計,Tripadvisor 的使用量至少是 Openrice 的 2 0 0 % 以上,以 Tripadvisor 的訪客來源有 78.8% 在香港計算,香港人用 Tripadvisor 的使用量至少是使用 Openrice 的 1 5 0 %。

4 分 1 的競爭:
在香港,4 間餐廳只有 1 間已在 Tripadvisor 登記,變相每間餐廳成功被選擇的機會是在 Openrice 上的 4 0 0 %

除在搜尋引擎上有更高機會被找到,Tripadvisor 也十分能幫助餐廳建立可靠的形象。餐廳可在自己的網頁上或 Facebook 專頁上放置附加小工具 (Widget),方便顧客查看或填寫評論。由於 Tripadvisor 上的評論機制十分完善,評論的可信性十分高,以至 Tripadvisor 貼紙“Reviewed on Tripadvisor”(在 Tripadvisor 上能找到評論) 也很常在酒店和餐廳出現。這證明評論的可信程度,對餐廳的可信度也有很大影響。一按直達餐廳登記頁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

餐廳推廣 Openrice 外的選擇:Facebook & Instagram

餐廳推廣 Openrice 外的選擇:Facebook 和 Instagram 專頁,對食客來說可算是餐廳的身份証… 只要內容吸引就能在極短時間內接觸到成千上萬的瀏覧,以廣告贊助費用來計算成效的話,即超過 1000 港元!

(一)Tripadvisor:6 倍機會找上你

(二)Retty:無打手的世界

(三)Feedme Guru: 引誘食客升級

(四)Foodbulous: 小店支持者

(五)Facebook Instagram: 不能少看 #tag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Retty

Openrice:又愛又恨

Openrice 對於香港的餐廳來說可算是必需品。它已成為了普羅大眾找餐廳的首選資料庫,因此十分影響一間餐廳是否能「被找到」和「被看見」。這對新開的餐廳尤其重要,因為新餐廳一般需要盡快建立熟客以確保現金流。但是,在 Openrice 上除了登記外,其他的服務一般都需要付費,且費用並不是一般小餐廳能支付。
因此,盡用所有免費方式推廣餐廳,變相節省大量使費!以下是 5 個你不能錯過的平台!

Retty:無打手的世界

Openrice 其中一個令人詬病的地方就是「網絡打手」的問題。「網絡打手」即疑似是有計劃地作不實的評論的網上評論發表者,打手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他們可以對餐廳作負面評價,從而大大影響該餐廳的生意;餐廳為希望沖淡負面評論的影響,則被鼓勵聘請打手多作正面評價。最終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惡性循環下,評論的可信度大減。

根據網絡研究,顧客在可信的網絡上看到正面且可信的評論,將大大提升對該商戶的信心,從而吸引購買和增加消費額。因此如 Openrice 在使用者心目中被認為不可信,則餐廳在平台上有再多正面評價也無幫助。

來自日本,2017 年 3 月登陸香港的餐廳評論手機程式 Retty 則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

  1. Retty 上沒有負評
    食客用只能用「爆笑」「大笑」「微笑」三個層次作為評分,變相沒有無何負評的空間。即使不滿意,也不能以評分反映,變相鼓勵食客多為其他認為好的餐廳作正面評價,「留強」從而「汰弱」。 
  2. 不怕「打手」
    Retty 的評論機制以討論者為中心,突顯評論者的個人身份和評論紀錄。如評論者是使用者的朋友,相關評論則自動會受較高重視。由於使用者很容易查看評論者的所有紀錄,網絡打手在這樣的機制下難以做假,因變相消除了不實評論的影響力。 
  3. Retty 加入「我去過」「我想去」功能
    試想像你看到餐廳資料有興趣,只要說「我想去」,朋友們就看到並向你提供他們的經驗;這樣你就擁有了「呼喚」評論的神奇能力。相反你看到餐廳資料說「我去過」,朋友就看到並向你問及意見,你的影響力大增,有更大的動力仔細為該餐廳寫評論。

在 Retty 的機制下,餐廳無法有效地刻意經營,因此餐廳生闆們可視 Retty 為較被動、較長期的推廣方式:需要先有好的顧客經驗變成好評,  再因這好評被發佈在 Retty 上而被其他人看見 (最新評論/熱門評論),以吸引讀者來訪。對餐廳老闆來說,只需要專注在提供好的食物和服務,無需在 Retty 上刻意經營,只需要保持地址、開店時間、聯絡和訂枱方法等資料更新便可。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Feedme Guru

Openrice:又愛又恨

Openrice 對於香港的餐廳來說可算是必需品。它已成為了普羅大眾找餐廳的首選資料庫,因此十分影響一間餐廳是否能「被找到」和「被看見」。這對新開的餐廳尤其重要,因為新餐廳一般需要盡快建立熟客以確保現金流。但是,在 Openrice 上除了登記外,其他的服務一般都需要付費,且費用並不是一般小餐廳能支付。
因此,盡用所有免費方式推廣餐廳,變相節省大量使費!以下是 5 個你不能錯過的平台!

Feedme Guru: 引誘食客升級

餐廳的人均消費往往就能反映服務、氣氛和食物質素,高價食府對這三項品質的水準和要求一般較高。因此,價錢亦建立了食客對餐廳的期望,沒有人會希望「花錢買難受」。Feedme Guru 則是對準這個中高價餐廳的食客市場,提供經媒體評價的高質素餐廳資訊給用家:與上榜餐廳建立推介菜單,配以詳細資料和優惠價錢,幫助中高價餐廳吸引較不熟悉菜色的新鮮客人嘗試,打破高級餐廳與普羅大眾中間的隔膜。這個平台最吸引之處,是它正在一步步建立高消費力和較高評價能力的顧客群;這對中高價餐廳期待提升「客單價」提升營收有很大的幫助 (詳細解說見開餐廳學堂)。

Feedme Guru 一般會主動將被媒體推介的高質素餐廳列入名單,例如開業半年就榮獲米芝蓮推介的 Involtini Italian Cuisine ,但也有餐廳主動聯繫建立各種獨特的推介菜單。這個針對中高價食客市場的平台,相信會是不少餐廳老闆們的長遠目標,老闆們要成為下一個盛智文的話,這個平台在建立品牌形象上將十分有用。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

餐廳推廣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Foodbulous

Openrice:又愛又恨

Openrice 對於香港的餐廳來說可算是必需品。它已成為了普羅大眾找餐廳的首選資料庫,因此十分影響一間餐廳是否能「被找到」和「被看見」。這對新開的餐廳尤其重要,因為新餐廳一般需要盡快建立熟客以確保現金流。但是,在 Openrice 上除了登記外,其他的服務一般都需要付費,且費用並不是一般小餐廳能支付。
因此,盡用所有免費方式推廣餐廳,變相節省大量使費!以下是 5 個你不能錯過的平台!

Foodbulous: 小店支持者

Foodbulous 與 Openrice 十分相似,但加入了「食組」功能。這些「食組」實際上就是將不同餐廳組成各種不同的名單,例如地區、獨特口味、獨特需求、不同消費取向、米芝蓮推介等等,而這些食組由「食家」建立,食組內不強制要求提交評論,且食家可自由建立不限量的不同「食組」。

使用者透過查看「食組」,或者追蹤「食組」、「食家」或 Foodbulous 上的 Facebook 朋友,尋找有興趣的餐廳。這獨特的機制,針對性地回應使用者的獨特口味和獨特需求,讓這些特別的食客更容易找到類似的餐廳。

Foodbulous 以「再造 Openrice」為目標,希望杜絕餐廳「打手」,將平台完全指向「小店」消費者,亦公開指無意與餐廳合作,以保持平台的客觀和希望達到的社交效果;對於餐廳來說,實質上沒有任何與食客交流或推廣的機會。另外,Foodbulous 無法讓使用者建立餐廳頁面,因此餐廳老闆無法為自己的新開餐廳作登記。但為甚麼我們在推介 「免費方式推廣餐廳」的時候提及呢?因為如果你的「小店」有幸被 Foodbulous 選中登記成為不多長的名單之一,你就能以用家身份更新你的餐廳地址等聯絡資料,輕鬆接觸到上萬的 Fooebulous 使用者,對「小店」初期建立熟客來說已是有幫助。



Openrice 以外的選擇

在香港如何購買餐廳 POS 系統?

選購餐廳 POS 的渠道 

  • 裝修公司:一些裝修公司會以綑綁方式售賣 POS 系統,或以免費或已包含在服務內作誘因讓老闆們選用。
  • 餐飲顧問:有些老闆在開業準備和初期會聘用餐飲顧問,信賴和依靠顧問選購,包括餐廳 POS。
  • 廚具公司:廚具公司為提高產品多樣性,也有可能推介餐飲系統給餐廳老闆們。
  • 自己找資料:透過政府網頁或 Google 搜尋,透過餐廳 POS 的官網,仔細了解。

選購 POS 適宜自己來

其實餐廳 POS 有很多種類,除了分零售 POS 基礎和餐廳專用 POS 外,還分傳統 POS 和流動 POS、離線 POS 和雲端 POS,配備雲端的又分純雲端和離線保護。因應餐廳的獨特營運方式,找到最合適的餐廳 POS 系統,不是其他人可以完全代勞的。

現今 POS 已經不止是用作防弊(anti-fraud)和避免計算錯誤。現在餐廳 POS 的主要功用,是幫助餐廳應變營運,以及計劃未來發展。在香港,POS 系統平均佔起始成本的 1% – 5%,每月成本則少於 1%,但就已關乎餐廳的生意是否找到成長契機,能否長遠發展。因此,找到最合適餐廳 POS 相當重要。

廚房 Printer、收銀 Printer 設定方式

對餐廳 POS 來說 Printer 的必要作用,是在廚房後台出單,加速樓面與廚房的溝通。因此,餐廳 POS 的「多印表機設定」非常重要。有些餐廳會按食物種類分別出單:飲品、粥麵,冷盤等等;有一些則會按專責崗位出單:調酒吧、生蠔吧、手切肥牛、炒蛋師傅、燒烤部,小食部等等;但一般餐廳都至少會分廚房單和收銀單兩類。

更改 Printer 設定在市面上很多 POS 系統都不容易,但也有一些餐廳 POS 的設定十分簡單直接,詳情可參考「Printer 設定教學」(快將推出,請密切留意,或訂閱「餐廳經營指南」獲得最新消息。)

pos-printer.png

當然,你也可以選用專人到店免費試用的 iCHEF 餐飲 POS 

花 20 分鐘,仔細了解產品

要了解 POS 系統的特點不需要花很長時間,除了在官方網頁上瀏覧資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預約服務商作講解說明,一般不超過 2 0 分鐘。一些較注重服務的如 iCHEF POS,可讓餐廳先免費試用:除了沒有既定的時限,也有專人跟進講解。

如何選擇餐廳 POS?

餐廳快要開業了但 POS 選擇眾多,不知如何選擇合適的餐廳 POS 系統?以下的幾條問題可以幫到你。

你需要仔細和準確記錄嗎?

香港傳統的餐廳,點餐系統就是人腦和「手寫單」,在收款時配以一部簡單的收銀機。雖然這樣成本能縮到最低,但往往錯誤很多,一來前台樓面點餐時忙亂總價往往計算錯誤,二來收銀時無法完全確認具體點餐內容。而且,掌櫃和老闆也無法拿到具體商品銷售狀況,用作了解消費者喜好和分析顧客行為,以計劃餐廳的營運和未來發展。

傳統記錄方式早已被系統化的記錄取代
傳統記錄方式早已被系統化的記錄取代

餐廳需要更多空間嗎?要提升效率嗎?

香港租金高昂而且飲食牌照要求嚴格,令餐廳內可用空間非常不足,節省器材的空間往往是重要一環。但傳統 POS 系統往往佔用超過 6 平方尺的空間,還要放置用作伺服器 (Server) 的 PC 主機,對於小店的影響尤其明顯。因此建築面積在 200 尺至 1000 尺內的餐廳,適宜選擇高流動性的餐廳 POS 系統:前台樓面隨身攜帶,在客人桌邊點餐落單。

iCHEF CLUB 在 2016 做的研究發現,從客人桌旁點餐再到 POS 落單的路程,佔前台樓面員工全天花費時間的 36%
最佳的情況,是隨身攜帶的 iPad 能直接取代整個 POS 點餐系統,完全不需要固定放置主機,將空間使用效率進一步最大化。

使用流動性較高的餐廳POS能節省近20% 的人力資源
使用流動性較高的餐廳 POS 能節省近 20% 的人力資源

最高流量時流量有多高?

除了營運流程會影響餐廳效率,餐飲系統的操作反應和穩定性也佔很重要的部份。香港餐廳的翻桌率可說是冠絕全球,人流的分佈也十分集中,人流高峯時間點餐的操作快慢半秒也有很大影響。

近年開始出現的雲端 POS 系統,講求老闆遙距能掌握餐廳的即時狀況,系統實時上傳到雲端十分方便管理。而這類 POS 的缺點就是 Internet 網絡質素很容易影響系統的反應和穩定性。然而當中也有餐廳 POS 系統,擁有獨有的「離線保護機制」既有雲諯 POS 的便利,同時操作反應完全不受網絡質素影響。

高峰時間是對餐廳POS穩定性的考驗
高峰時間是對餐廳 POS 穩定性的考驗

餐廳內部有專人負責系統維修嗎?

一般的餐飲系統供應商,每月或每年會收取另外計算的「維修費」,包含的服務一般包括電話和網上支援;如要維修人員到場支援則需另外收費。換言之,餐廳內部仍然需要有專人負責系統維修;但是一般餐廳內未必有具相關經驗或技能的同事,變相每次有問題都須付費到場支援,無形中大大增力系統維修成本。

因此很多經驗豐富的餐廳經營者,都視到場的維修服務為選用 POS 系統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香港老闆選擇 POS 系統時的特點

「快」已經是香港的標誌,香港的餐廳老闆也一樣講求操作速度,每個營運的步驟都以做到「快」為目標。除了選擇較流暢穩定的運作系統 (OS, Operating System) 外,落單和收銀也一般會做最快捷的設定選擇,而出單機(Printer)一般都選用快其他類型幾倍的熱感式打印機,


當然,你也可以選用給餐廳一條龍服務的 iCHEF 餐飲 POS 

給餐廳創業家一條龍服務的iCHEF餐飲POS

賺取「回頭客」日本餐廳經營妙法

最近在日本,有調查訪問了 108 位日本餐飲店長
「賺取「回頭客」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

餐廳要成功,熟客是關鍵!

對比不斷推出減價促銷和接近蝕本的團購,建立「回頭客」再變成「熟客」顯然是更有效的做法。

在日本餐飲界一般認為,第一次惠顧後的回訪率約為 40%,但來過 2 至 3 次的客人,再回訪比率就會一舉提升到 80%,而來店 4 次的客人更會有 90%的回訪,真正成為你的餐廳熟客!

但究竟用甚麼方式最能有效打造你的餐廳鐵粉呢?

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最大餐飲顧問平台「飲食店.COM」,調查 108 名餐飲店經營者後得出的結論:

首先是新客的回訪率,約 20.4%的餐廳店主表示「回訪率只有 20%」,而整體平均回訪率則是接近業界常識的「38%」。若細分業態來看的話,「居酒屋 · 酒吧」平均回訪率約 41%,咖啡店平均約 36%。但是對很多一般餐飲經營者來說,回訪率接近 40%仍然是一個需要挑戰的目標。

透過「與客人傾談」來促進回訪

如下圖,64.8% 的餐廳,都選擇以「向客人攀談」來吸引客人再來用餐。簡單一句也能和客人建立關係,不論是送餐時問一句「是不是住在附近呢?」,還是收銀時詢問「菜色啱唔啱胃口?」。即使是獲得「日本餐廳服務生大賞」的王牌店員,也承認自己的秘訣就是從這種最簡單的對話開始,進一步經營關係建立熟客。

如果和客人談得愉快,最後也需要多加一句「除了今日你點的酒之外,我們仲有很多在其他店少見的酒,下次來見得試下!」,回訪機會立即攀升!

另一個秘訣就是,例如在日本的炸豬排店,店員通常會問「是不是需要幫忙介紹」來分辨新客熟客。之後就能針對新客,在用餐過程中積極地關心,主動提供免費加餸菜等的服務,讓新客留下印象。

雖然是極之簡單的方法,但只要持續累積,成果往往是非常有效。從下圖即可明顯看到,「向客人攀談」壓倒性地被 41.7% 的經營者選為「實際感受最有效的方法」。

「與客人傾談」被餐廳經營者選為實際感受最有效的方法。
「與客人傾談」被餐廳經營者選為實際感受最有效的方法。

以下讓我們來聽聽受訪店主是如何有效地 「與客人傾談」」:

•   「一面和客人對話一面介紹自己的店,推薦在其他店吃不到的本店獨家料理。(居酒屋店主/回訪率 60%)」

•   「收餐時順便詢問客人的意見,或在收銀時聊天,讓客人的用餐體驗留下好的回憶。(居酒屋店主/回訪率 70%)」

•   「只要花幾秒鐘,趁著廚師在料理的時候,到外場向每枱客人打招呼。很簡單就能在客人的腦海中建立特別印象,拉近距離。(義式料理店主/回訪率 50%)」

餐飲業的基本在於「氣氛」「美味」「抵食」

以上向大家介紹了日本餐廳店主都透過什麼方式來吸引顧客回訪,但另一方面,顧客本身又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再次造訪呢?根據札幌啤酒(Sapporo Beer)的調查,顧客決定再次造訪的關鍵因素分別為:「價格低食 (73.8%)」「美味 (67.5%)」「有氣氛 (53%)」,對比「優惠券」只有 29.3%

優惠券、積分卡可以吸引「回頭客」,但前提依然是顧客要先對餐廳家店抱持好感。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卻是成功經營的重要一環。

參考資料 Reference:Foodist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