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分店英文是甚麼?股權應如何分配?更多投資者

開分店的英文是「open a new branch」,而如果同時期開多於一間分店,就是「open new branches」,英文 branch 亦解作樹枝的意思。我覺得用樹的生長,很合適用來比喻開分店。一棵幼樹如果只有單一樹枝,它可能還未有正式的「樹幹」部份;到幼樹成長到有其他樹枝,它就一定有樹幹部份。如果只有樹枝而沒有樹幹,這棵樹就站立不住。

餐廳新分店股權分配

對大部份餐廳來說,因為開分店涉及再次注資,避免不了有更多的投資者和持份者,而不同的持份者的負責部份和權利是會改變,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股權的改變。每位持份者會因為這些改變,而影響到他們自身的權責和利益,很容易會造成不公平或感覺不公平的情況。這些爭拗會導致關係出現問題,影響餐廳生意長遠發展,甚至影響餐廳日常營運。因此在開分店之前,甚至在開餐廳前的準備,應該要就之後有可能發展,就各種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擬定方案,避免爭拗達至互利共赢。

舉個例子,一間餐廳本來有四位創辦人 ABCD,初始注資共 160 萬,每人注資 40 萬的股權是 25%。開業兩年十分順利,他們決定開一間分店,有另外兩位投資者 EF,每位新投資者注資 80 萬,兩位共注資 160 萬,令分店成功開張。請問股權該如何分配呢?請試在以下兩個分配中選擇:

  1. 以注資額比例計算,ABCD 各佔全部的 12.5%,EF 各佔全部的 25%
  2. 分開兩間店計算,ABCD 各佔本店的 25%,EF 各佔分店的 50%

第一種分配,對很多人來說看似是最簡單的情況,而這個分配在小餐廳十分普遍。直接以注資額分配看似十分公平,但其實漠視了創辦人在創業成功至有能力開分店的付出和承受的風險。這種分配在開第三至五間開始就會出現嚴重問題,就是創辦人的股權比例越來越少,令創始人非常容易被踢出局,心血付諸流水。

第二種分配是很多親戚關係的家族餐廳的寫照,它直接將分店看作經濟上獨立的個體,表面上大家很少爭拗,但在建立品牌上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從最基本的菜單定價,到管理方式,員工培訓和質素管理等,都會在實際營運上出現越來越大的分岐,在品牌發展上會越走越遠,各自為政,變相互相成為競爭對手,甚至各自分別再找其他的人入股,令分岐加劇最終鬧上法庭。這種情況是餐廳老闆不想看到的。

那麼應該怎樣辦呢?

在開分店的計劃啟動之前,必須要控股架構的概念。簡單一點說,就是由本店創始成員的有限公司(或新成立一間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控股公司(或稱母公司)來管理之後成立的分店(子公司)的股權,簡化了之後開新分店的股權變動,也避免了新分店投資者離場對母公司的影響,保障了母公司的利益和財政上的穩定性。另外在母公司及子公司的公司章程內註明,不同情況下的入股和退股的機制,以及到時候如何評定股權價格等,就能最大的保障所有持份者的利益,免除爭拗、和氣生財。至於控股架構的準備工作,建議找專業的法律人員協助,以保證沒有法律問題,確保日後餐廳更長遠發展不會受到限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期望你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