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居民滴汗火辣辣|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在 37 度的高溫下我們去了新界上水做回訪,坐港鐵到上水站 A4 出口,步行約 6 分鐘到位於新祥街 13 號地舖的滴汗火辣辣川菜館。抵達餐廳時我們支援部技術員阿傑已開始替負責人利小姐調教系統內的餐牌及解決一連串有關 QR Code 的操作問題。

利小姐說自己是半個上水人,已進駐上水任職很多年,近期發覺同一條街多了幾間食辣嘢的餐廳,懷疑是通關後的新局面,與邊界一站之隔,可能是預期內地遊客愛吃辣吧!利小姐對生意的認識和對學習系統運作的投入程度,令我毫不懷疑她就是店主,但她否認了,說自己是打工的,老闆在後房辦事,但我們回訪的目的是與負責人加強溝通,及找出我們的服務不足之處可以改善,她是不是店鋪老闆不影響我們達到這目的。

這次回訪我們四人同行,各有不同任務,Rocky 處理策略性的問題,如怎樣提升 QR Code 的執行效率,他最終決定在現場編制更大、更清楚的素描碼給每一張枱,並親自到附近文具店影印及過膠兩套,回來後為每張枱換上新裝,另一套交給利小姐做後備。阿傑主力是按店的需求更改系統內餐牌的設計,同時提供在職訓練給新同事 Shane。而我呢?是觀察店的運作,並爭取機會與負責人及員工交談,不錯過任何加強溝通的機會!

每次回訪,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都會有試食的環節,一方面給店主一點生意,另方面提供一些中肯的食評,希望可以幫助店主優化業務。今次也不例外,看到他們推廣海報上的必食香辣魚皮,二話不說就點了,有點後悔沒有點另一款必食的香脆西施骨,利小姐有點失望,說了一句:「留待下次吧!」想試的實在太多了,還選了手撕口水雞、土豆絲及涼拌蓮藕片,幸而講明了是要 BB 辣,品嚐時仍感到麻辣程度很高,但我還可以接受,員工告訴我下次可要求走辣!我當然不會這樣做啦,這麼怕辣就不應吃川菜,對嗎?其實這幾道菜用的醬料我感覺是差不多,配料就有些區別,例如口水雞內就含有脆花生及胡椒等香料作調味,說實話,由於我的味蕾已有很重的麻辣感,很難試得出還放了什麼香辛料,我只忙於用白米飯過口制止麻辣發揮作用,是很獨特的經驗!有興趣挑戰麻辣川菜的朋友們,上水居民的滴汗火辣辣歡迎你們隨時光臨!

喜樂餐飲烘培的點心令人回味|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喜樂餐飲烘培的點心令人回味 還記得四個月前一個星期六早上我們第一次到這餐廳拜訪管理層做系統的 demo,認識到他們營業時間是星期一至五,因為這地區及大厦星期六、日都沒有人上班的。這獨特以社會企業形式經營的港式點心餐廳落在長沙灣汝州西街 777-783 號永康工廠大廈地下 A 號舖,命名為喜樂餐飲烘培 Holy Cafe。這個聚會中我們認識了名叫 Prince 皇子的社工,大廚邦哥,負責人宋太和管理營運的 Bonnie,好一個有心做好生意及回饋社會的團隊!Prince 當時提到他們營運中包括每天免費派熱飯及僱用一些智障人士以表達他們對社會責任的重視。我當然有表示欣賞,但很清楚我們的身份是介紹 iCHEF 系統的操作,在商言商,要弄清楚銷售 iCHEF 系統是一個交易,準客戶是在尋找合用的系統,而我們對任何背景的客戶都是承諾給與同等的優質售後服務。在一個半小時的會議後,我們互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Prince 與邦哥很自豪地介紹了他們的招牌乳豬及叉燒,指出很多客戶重複地預定來做公司或私人聚餐主菜,邦哥更叫在廚房正準備下星期一食材的員工烘培了新鮮的傳統叉燒包給我們品嚐!非常好味道的熱辣辣包點!好想點多幾款試食,但可惜餐廳在非營業時間無法效勞!

一個月後,我們按餐廳指示替他們安裝了 POS 系統,並即時做了基本教學。過去幾個月一步一步地這群有心人在適應新系統,就是多困難他們仍堅持想辦法解決。有一次我們緊急地到店處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午飯還來不及吃,有好大的藉口先坐下點了幾款點心和一份叉燒併燒肉飯,水準是喜出望外,一直念念不忘,好想再回去吃多一次。誰回想到這麼高水準的點心與燒味竟然埋藏在長沙灣一所工廠大厦的一個角落,不是做 iCHEF 的工作我可能永遠不會發現這滄海遺珠!

兩天前回訪喜樂的機會又來了,Rocky 知道這個團隊已準備好更上一層樓,管理層想認識怎樣在後台改動質料,他便安排了對系統已有深入認識的 IT 支援部技術員 Wing 主持教學,Rocky 在旁補充,宋太、Bonnie 與 Tracy 三位要員一同參與學習,效果不錯,充份發揮協作精神。三位學員承諾會繼續自己練習,再有問題會向 Wing 提出,我們亦承諾不久將來會安排下一次教學!

我們當然不會放棄試食的機會,邦哥在廚房亦按我們透過 QR Code 點的了潮州粉粿同山竹牛肉即叫即蒸,水準很高。邦哥後來出來與我們打招呼,說要留意食完後有無感到口渴,因為他只放很少味精調味,應該不會有口渴感!

今次我專注訪問了管理餐廳營運的 Bonnie,我問她餐廳怎樣實踐對社會責任的承諾。她說一星期五天共派千多份免費熱飯給有需要的街坊平均每天派 200 多份,受惠人要預先登記,每次有效期為 3 個月, 每個星期每人可領 3 次,每天派到下午 5:30 為止。

終於親身體會到身為社會企業的喜樂餐飲烘培與其他餐廳的經營模式有什麼區別。默默祝福他們能繼續努力做好生意並盡心盡力照顧街坊!

聚點坊極高水準點心|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這星期回訪客戶安排了早上到位於香港傳統商業區上環蘇杭街 78 號太興中心二座低層地下的點心專門店聚點坊。在這區飲茶食點心期待不高,因為這旺區舖租一定很貴,怎可能以相宜價格提供高質素食品?但禮貌上一定要給店主一點生意,所以計劃了到回訪中段就會點兩三款點心作品嚐。

店主常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傳統的生意人,談吐爽朗直接,但要很清楚你的問題是什麼意思才會作答,我很快就調教了我的說話速度,慢慢的表達我的意思。

常生採用 iCHEF 系統已超過三年,Rocky 與他協作經營這餐廳的家庭成員都一直有聯絡,包括常生說是「大佬」的哥哥,已移民去加拿大的妹妹 Kimmy,還有一個曾在餐廳協助他的姪女,目前 Kimmy 仍是遙距幫手處理系統後台的變動,大佬是話事人,所有大變動都會事先知會他。這次會面,常生問了很多關於 QR Code 的運作問題,包括是否可中英並列,好想儘快啟動,但要事先得到大佬同意,然後再和我們安排啟動程序。另方面,他覺得 Food Panda 餐單整合亦有需要,但想等 Kimmy 回港時才執行,坦言較複雜的系統轉變都是留給她好了。

跟著下來是試試他們的點心,我們點了三款慣常選擇:香煎蘿蔔糕、蝦餃、牛肉腸粉,全部配上辣椒醬,感覺喜出望外,即叫即蒸,水準非常高,入口時還是熱辣辣的,蝦餃的蝦鮮而爽,蘿蔔糕很夠蘿蔔味,間中食到一兩條蘿蔔絲,與粉子融合在一起,很有層次感,腸粉與牛肉的配搭亦恰到好處,難得的是這樣高的質素定價竟然令人驚喜的相宜!常生說了一句:「你們一定不夠飽!」立刻指點同事多來一份雪山叉燒包(他們的招牌點心)。盛情難卻,只好每人多享用一個包,結果出人意表的好食,皮脆、配合裡面的熱騰騰叉燒同醬汁餡,真是無可抗拒!記得曾試過食獲米芝蓮一星的同類產品,真的是被聚點坊的雪山叉燒包比低了!

期待著常生知會大佬後邀請我們回去啟動 QR Code,讓我們有「藉口」再去品嚐他們的點心。我已將這個中上環區的新發現告訴了一些在中環的上班一族好友們,給他們多一個選擇!

系統 Super User 無師自通|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好容易才找到位於灣仔交加里 7 號的後街牛扒 Backstreet Steak 的正確位置,原因是餐廳下午休息時間拉了閘,讓員工真正舒緩疲勞並安靜的食午飯。餐廳招牌燈箱被防風閘完全遮蓋著,閘上貼著小招貼告訴客戶店鋪在準備中,最後只好打電話給店主,讓她安排同事從後門出來帶領我們進去。

我同 Rocky 做這次回訪,是想介紹我認識自 2015 年就使用 iCHEF 系統的客戶。一進店我來不及讚美優雅的裝修與極具浪漫情調的黃色燈光,就聽到強而有力但真誠親切的女士聲音引領我們到靠著用吉酒瓶上架做牆裝飾的一張桌子安頓下來,她也坐下來陪我們,並立刻問我們回訪主題是什麼。

當她知道是有關在系統與服務方面我們有什麼可以協助她時,她就表露了她的 Super User「超級用家」的身份了,她很自豪地說:「我 2015 年就開始用 iCHEF,你們的舊同事要安排 training 給我,我都一一拒絕了,我要自己摸索學習,什麼制我都去按,嘗試自己操作所有功能,試來試去終於學識,很喜歡用這套系統,雖然中途曾經因為你們離職的同事在 2016 年的時候,建議她使用他新加入公司的系統,後期是痛苦的開始,不論寬頻申請,Wi-Fi 的設置,POS 的後續,搵 Hotline 冇人知道發生什麼事,由於全部遇到的問題都缺乏支援,當合約未完全到期的時候已轉回用 iCHEF,主要欣賞 iCHEF 原因是任何情況都可以搵到人支援。」

跟著她提出兩個功能上的要求:1. 客人怎樣在系統加 tips「小費」給員工?(現在很多顧客是不帶備現金的);2. 希望系統可處理送一份免費菜給顧客。超級用家無師自通了,知道功能上有不善之處,都是為了更完善地提升員工和顧客的利益,她的態度和表現我們非常欣賞。

Nina 有兩位合資夥伴,Ryan 馬爺在店與她並肩作戰,但今天有事外出了,另一位叫 Daisy 的負責對外,Nina 自己負責餐廳營運,主攻牛扒,豬同羊是輔助菜式,可散點菜式或選擇試菜套餐 sampling set。目前經營環境有好轉,但仍未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只好採用不同策略,繼續全力以赴。還記得去年情人節的單靠外賣與送貨情景,徵用了 11 部車送餐到 11 個小區,對這個成就全餐廳團隊都感到一份自豪感。Nina 當記一功,管理團隊的能力與投入不容置疑,單看她堅持下場是拉閘讓他們安靜地食一餐她自己煮的午餐,跟著讓他們在店內自由活動或午睡片刻,怪不得她的大廚與幾位員工已跟隨她好幾年,仍是協作愉快,我們拜訪 Nina 的一個半小時,他們都在餐廳內我們四周圍各有各做自己的事,一點雜音都沒有,相處得非常舒服。

我每次做回訪一定不忘關心客戶的家庭生活,這次也不例外,很高興聽到她說以愛護家人為重,包括以單親媽媽身份照顧一位四歲的兒子,感到她真的了不起,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令人欣賞。

餐廳休息時間即將結束,5:30 開始晚餐服務直至約晚上 11:00,準備來嘗試他們的牛扒的朋友們請注意最後落單時間是晚上 9:30 哦!我們有衝動留下來食晚飯試菜,但繁忙的工作量真不容許我們這份奢侈,唯有等待下一個機會吧!

一位絕對是 Super User 的用家,透過她對系統的熟悉和實質操作經驗,全餐廳員工都熟習了怎樣使用系統幫助店鋪營運,她以自己能自學及盡力解決系統問題而感到驕傲,我們亦承諾在她不可能處理的功能開發問題上儘量幫助她啟動,這是我們應有的互讓互惠精神!

iCHEF 台灣總部團隊來港之旅 | 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我在 iCHEF 香港的日子裡,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陣容的考察隊伍到港交流,目標很清晰:讓他們考察市場,並直接與香港同事及幾位個別客戶交談,了解他們工作上遇到的困難,未來能更有效地溝通及配合他們的需求。

六位第一次來訪的包括:CTO 技術長 Matt、兩位產品經理 Adela 與 Edda、產品設計師 Karen、兩位客服 Finnie 與 Sigrid。很感謝 Ceci 與 Matt 悉心帶團,七月二日星期天早上 9:30 安排所有團員在飯店大堂與 Rocky 和我做香港餐飲市場 briefing,儘量提供所需市場資料與數據,讓他們對市場走勢有初步的了解。中午時 Sandy 也加入了行列,一同前往深水埗咖啡街視察,第一站就是擁有五間全用我們系統的素食咖啡店,他們提供的素菜都是西餐或東南亞餐,採用的食材很講究,所以挑選這餐廳享用歡迎午餐絕對是最佳安排,只可惜店主 Kay 在另一家分店正忙著,趕不及回來與大家見過面。午飯後,幾位台灣女同事不忘過去位於隔幾個鋪位的精品店買東西。

十常八九

十常八九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Flow

Flow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Flow

Flow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習作 Zapjok

習作 Zapjok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楓子珈琲 Fonji Cafe

楓子珈琲 Fonji Cafe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Humain

Humain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Humain

Humain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藝術從學校走入咖啡店

繼續拜訪的客戶全在咖啡街,包括兩間參加了 iCHEF 與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協作計劃,將中度智障學生的畫作從學校送到社區,掛在咖啡店牆上陳列,提升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這兩間咖啡廳我幾個月前已介紹過,就是 Humain 與習作。我們選了 Humain 品嚐招牌檸檬撻及玉冰燒雪糕,並與店主 Hing 交談。另外一間客戶咖啡店是十常八九,店內坐滿客人,但不減同事們的求知慾望,圍著櫃檯與店主詳談,最後還帶著外賣咖啡離開。

咖啡街最顯眼的客戶咖啡店是 FLOW,高昂的定價從不影響客流,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一張長桌,坐下來喝飲品及交談,我不斷與烘培師及服務員交談話,慢慢品嚐可能是香港定價最高的 Flat White,據服務員解釋,貴的原因來自特級咖啡豆,真是一分錢、一分貨,非常好飲!

離開最貴的咖啡店後,我們一同去找公共汽車站,乘車往在佐敦區的榮發大排檔食晚飯,這餐廳 Ceci 上次來港時我們已試過,也是我們客戶,有信心菜式會適合大家的口味,結果沒有失望。下一站是米芝蓮級甜品店佳佳,用精美而不貴的甜點把這一天劃上句號。

第二天我們分成兩隊,各忙各的,其中 Matt 和 Ceci 連同 Rocky、Sandy 和我去拜訪協作夥伴 Global Payment 及資深客戶 Woodlands 印度素食餐廳。在等待餐廳老闆 Alex 抵達時,我們藉此機會品嚐他們很受歡迎的自助午餐及招牌長型薄脆麵包。Alex 抵達後自己也先進午餐,然後才與 Matt 分享有關他對系統功能的意見。他態度誠實中肯,提出的要求合理,他經營四間餐廳,採用三個不同 POS 系統,其中這間位於灣仔的餐廳使用 iCHEF,他說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指出我們有什麼地方需要改良,做好了我們的系統就會變得完美!

下一站是拜訪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回顧過去一年他們與 iCHEF 協作的成就,Ken 亦隆重其事,特地到港和 Ceci 及 Matt 會合,參與這個活動。

其他同事就安排了由 Oscar 帶團拜訪客戶與非客戶經營的餐廳,最後全體在巧得鍋會合,Matt 與產品部同事與店主詳細交談,了解他們對我們系統的訴求,而客服同事就與香港的客服成員 Oscar 與阿芯交流。第二天就在巧得鍋歡樂晚宴後結束。

第三天編排了在 iCHEF HK 辦事處舉行分組交流會議,中午完畢後 Ken 要趕往機場乘下午班機離開,其餘同事與香港同事獲 Matt 邀請,享用了一頓豐富的點心午餐,跟著 Matt 連同五位同事亦要踏上回家旅程。希望很快再有機會與他們見面。

iCHEF HK 辦公室

iCHEF HK 辦公室

iCHEF HK @潮滙軒

iCHEF HK @潮滙軒

iCHEF HK 辦公室

iCHEF HK 辦公室

當 Woodlands 的 Alex 遇上 Novelte 的 Nickman|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約了他們正式見面去具體計劃將機械人引進位於灣仔盧押道 20 號 1/F 的 Woodlands 印度素食餐廳差不多三個月了,終於這兩位大忙人在我們緊密的安排下真的坐下來確定下一步是什麼。兩位的背景在我專欄都分別介紹過,所以今次只是報導他們見面時同意怎樣推行。

其實我同 Rocky 一直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不斷讓這兩方有心理準備,怎樣協作去實現採用送餐機械人。Alex 按我們的指引,已到過好幾間選用了 Novelte 產品的餐廳詳細觀察,他心目中已有自己的要求,他很想透過機械人螢幕推介菜式,送餐到桌面時可播放介紹短片,提升顧客對個別印度素菜的認識及想嘗試的興趣。這當然是可行的,但 Alex 就要統籌製作想輸入的介紹短片,也增大了這個項目的成本罷了!

Alex 認為一間餐廳的經營目標不單是提供餐飲給顧客,更重要的是不斷帶給顧客印象深刻的新體驗,這也是他要引入送餐機械人的原因。Nickman 很清楚 Alex 的需求,承諾會按照餐廳的現有佈局及樓面地台的滑度編寫路徑及移動細節,輸入機械人的電腦系統,然後送到餐廳做現場測試及再做後期調教。Nickman 曾替很多間餐廳機械人做前期設定,深信這次在灣仔 Woodlands 做現場視察,已感受到應怎樣編排移動路徑令功能更暢順。很期待參與他們下次見面時,可看到項目發展到哪個階段。

  這次回訪 Alex 除了速成機械人項目外,還想了解他的員工過去幾個月使用 iCHEF 系統遇到的困難,並協助他準備七月初出席台灣總部高層來訪時怎樣提出他對系統的要求。今次與我同 Rocky 一起的有業務發展經理 Oscar,我差點忘記為 Alex 安裝時我們的安裝部主任與餐廳員工溝通全是用粵語透過 Alex(印度籍,英語流利,能講流利粵語但不會寫讀中文,其他員工都是印籍,只可用英語溝通!)Oscar 看到店長對系統功能的疑問,立刻用英語直接與他從頭開始示範一次整個系統程序,結果發現有些疑問是有翻譯時產生的矛盾而起,店長能與我們直接用英語對話亦感到安心。

Alex 提到自己目前一共經營四間餐廳,三間分別採用市場上兩個不同系統,對其中一個系統的功能特別滿意,選用我們做第四間的系統是因為與 Rocky 是同一商會的會員,認同他的處事態度,希望與他合作將 iCHEF 發展為香港最佳 POS 系統。他今次應我們邀請接受台灣總部高層訪問,是希望能盡訴其他系統的優點,而這些優點都是 iCHEF 不可缺少的。我們非常期待這個高層訪問的實現,並預祝 Alex 與 Nickman 協作愉快!

我和柴門西餐廳有個約會|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我近年曾在柴灣青年廣場有個 office,一星期總有一兩天在這裡上班,有個舊同事告訴我他與友人在我 office 附近的 E-Trade Plaza 食了一頓難忘的有音樂表演的晚餐(原來逢星期五、六、日晚飯時段有真人表演音樂),問我何時有空,想約我去那裡食 lunch,我當時感到有點驚訝,在柴灣?四週都試過,不是茶記就是快餐或粥麵,不怕煩的坐港鐵一個站去杏花村商場,結果都是失望!我卻忘記了有個午餐約會在等我,一直到兩年多前搬離青年廣場後,一直就沒有再回到柴灣!

昨天突然間 Rocky 邀請我去柴灣做回訪,只知道是一間 2018 年 11 月開業而一直到現在都是採用 iCHEF 系統的西餐廳。抵達後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一位英文名叫 Keith 的梁生帶領我們進入擺設著約 10 套桌椅的私人宴會廳安座,並邀請了另一位名叫 Keith Chan 的同事進來參加這次回訪,主要議題是查詢出單、分單、合併單等不同功能的運作,如何開啟 QR Code 及會員管理功能等,然後想我們提供意見,怎樣改善晚餐時段營業額。我們分享了其他客戶以降低人均消費作為吸引更多新顧客的方法,例如推出份量較小但菜式較多的試食套餐。就在這一討論過程中,我的記憶突然回到舊同事曾約我去品嚐的柴灣餐廳,難道就是這一間?越想越覺得似!我突然有個鬼主意,既然兩位 Keith 都這麼友善好傾,時間已是下午 5:50,他們快要回到主廳招待晚餐顧客,不如我們就在這裡食晚飯,邊試菜邊與他們繼續談。很高興 Rocky 一口贊成,並立刻把私人物品搬到大廳中央的餐桌。我和柴門遲來的約會終於實現了!

先來一個別開生面的用香檳杯載著的搖首茶配一件 parma ham 卷,starter 是焗生蠔、吞拿魚及焗蝦多士,口味各帶來說不出的驚喜,自製麵包配南瓜湯正好間一間場,準備我們迎接招牌主菜:加拿大天然豬鞍配蜜糖芥末

鲜橙醬汁,我極力推介這從未品嚐過的菜式,值得一試!Carbonara 意粉煮得非常好,用的芝士、蛋、醃肉和胡椒的比例剛好,味道與口感都很獨特!  享用了這麼多美食後,我們兩人都很飽,決定不點甜品。但梁大哥突然送來每人一份 Creme Brulee 法式焦糖焗蛋,一定要我們試

付帳後臨離開時我們說了一句:「公司有慶祝活動可以在這裡舉行。」心裡在想,我們和柴門下一個約會,不知道要等到幾時了!

Ceci 在港專訪客戶及協作商|Uncle David 由東涌出發

每當我有份參與任何拜訪活動,必定要清楚想達到什麼目標,希望所有參與者都透過交談有所得著,不管見面時間有多長,都一定要按目標而進行。澳門之旅後的兩三天,參與了 Ceci 拜訪六個客戶及兩個協作商的行程,非常享受。

近期與 iCHEF 鼎力協作的非 Deliveroo 莫屬了,我們的對口 Keries 是該公司的 Commercial Project & Operations Manager,他在自家購物平台 Rooniverse 推出了 iCHEF 推廣計劃,已開始為我們引進新客戶。這次特別安排了 Ceci 到他們 office 與 Keries 開會,除了詳細介紹這推廣計劃外,更協商如何加速達到下一步更大的目標,把 Deliveroo 系統與 iCHEF 系統整合,希望這工程儘快實現,滿足我們客戶期待已久的要求!很高興這次會議進行順利,我們之間的協作會按步就班向前邁進!

會議後特別選了去附近的利寶會館吃點心午餐,目標是讓他們的 CFO Dicky 有機會和 Ceci 交談,Dicky 一直支持 iCHEF,但對系統的功能有對改善的要求,讓他直接向 Ceci 表達是好事,因為他們還有其他食肆,正在考慮是否都會選用 iCHEF。這個聚會是個好開始吧!

跟著下來的約會都是在新界,拳師 Alex 與機械人送餐機 Nickman,我以前已用專文介紹過,這裡不重複了,要補充的是 Alex 的餐單改變了很多,增加了漢堡包,與熱狗一樣出色,我們試了蝦漢堡,值得推薦。重提與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的合作,他仍在期待著計劃的開始!

Nickman 為了配合 Ceci 的拜訪行程,在外開會後下午 5:30 趕回公司做整體介紹, 然後一同到大堂的 iTasty 觀看送餐機械人的實驗式運作。整個過程完成後,他與我們一起享用雞煲晚餐。這時候,我們的客戶餐廳老闆 Shirley 亦特別回來與 Ceci 見面交談,感覺非常親切。

另外一段插曲是在 iCHEF(香港)辦事處工作一天後,按 Ceci 閒談中表達想吃大排檔的意願,安排了去位於佐敦永安後面的榮發大排檔享用晚餐(對,都是我們的客戶!)我先和老闆打個招呼,他是周生,英文名 Eric,他年輕有為,父親是老闆,在廚房煮菜,他主管樓面一切,自己日間還要在西貢經營教潛水業務!

這晚另一位席上客是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的黃主任,他百忙之中亦抽時間過來與 Ceci 見面,真是非常難得!時間所限,要 Ceci 下次來港時才能安排她拜訪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