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生意如何開始? (下)【餐廳衝刺班 online】

文章上半部談及餐廳在外賣平台上,如何根據競爭,訂定菜色和價格定位。這篇下半部份主要談及營運上的注意部份。餐廳開展外賣生意,要有甚麼準備工夫呢?

小心決定外賣包裝

外賣少了堂食的環境氛圍和服務,本來體驗就會打折扣,因此更應該將成本投入在「包裝」上,畢竟機會只有一次。根據菜品靈活選擇包裝,照顧實際用戶體驗。同時把握機會,打造吸睛包裝,達到建立品牌和宣傳的效果。如果客人在家享用餐點時,無法獲得良好體驗,可能就沒有下次了,就算是從前的熟客也會流失,因此每次出餐都得謹慎小心,才能保持客人持續回頭!

親身測試外賣成果

還記得幾年前外賣市場較細、外賣平台還未流行的時候,經常出現餐點在運送中途出現問題的情況。如果送到食客手上時,杯內的飲品全部漏出來到膠袋,食物的汁因為傾側瀉出來,或者食物因為運送摇晃變形,甚至食物流失到包裝外少了幾塊,都會令滿意度大減。沒有餐廳一開始就做到最好,即使是大品牌的快餐外賣,也要優化外賣包裝設計,甚至要考慮外賣平台送貨員不同。因此,親自 QC (質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在繁忙時間親身在平台上點餐,看看送到手上時的狀況如何,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如果沒有優化包裝就先開始,很可能會令餐廳在外賣平台的初期有太多負面評價,覆水難收,長遠令餐廳生意受影響。

準備人力資源

外賣生意的模式完全不同,員工需要跟從的 SOP(標準作業程序) 也不一樣,員工不一定能適應,在開始外賣生意時,餐廳老闆要注意人事管理。有些餐廳同時做外賣很輕鬆,但有些則會做到「踢晒腳」,變得很容易出錯,以及令堂食體驗變差,大大影響餐廳品牌形象。有些餐廳甚至試過將堂食鐵板餐的牛扒直接放入外賣盒,少了原來的鐵板熱力令牛扒煮熟,送到食客手上又生又韌,難以下咽,結果當然被那些食客將餐廳放心黑名單。

優化動線,堂食外賣同時做

除非餐廳將堂食和外賣的動線完全分割,否則餐廳的動線需要重新設計。因為外賣不只是將堂放倒進外賣盒,外賣餐點準備流程的不同,很需要樓面和廚房流暢有效的溝定。包括出單機設定等基礎設定也很重要,哪一個出單機在甚麼情況下出哪一種單,令廚房、樓面、水吧、外賣包裝區等,全部都可以流暢營運?餐廳營運者花心機設計和優化,無往不利。餐飲業的新手也不用怕, iCHEF 團隊明白餐廳的動線設計,與上萬間餐廳同行,並建立了餐飲管理經驗豐富的客戶成功團隊,可以協助你的餐廳作相關的設定,並就你的情況提供專業建議作為參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iCHEF 致力讓開餐廳變成一門更好的生意,分享不同餐廳運營知識和趨勢,陪伴餐廳生意成長。

【疫情應對】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餐飲處所資助計劃」21/2 起接受申請

政府推出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 ——「餐飲處所資助計劃」現已開始接受申請。

合資格並營運中的 普通食肆、水上食肆、小食食肆及工廠食堂的持牌人 按其持牌處所面積可獲發一次性資助。申請人須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或以前持有食環署發出的有效食物業牌照(正式或暫准牌照)。

每間按照《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 599F 章)發出的指示須關閉整個持牌處所範圍的合資格餐飲處所,包括卡拉 OK 場所、夜總會及酒吧或酒館,可額外獲發 5 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持牌處所面積

  • 不超過 100 平方米 (10 萬)
  • 100 平方米以上至 200 平方米 (20 萬)
  • 200 平方米以上至 400 平方米 (30 萬)
  • 400 平方米以上至 700 平方米 (40 萬)
  • 700 平方米以上 (50 萬)

接受申請日期:

  • 2022 年 2 月 21 日至 2022 年 3 月 21 日下午 5 時

申請方式︰

  • 可親身或以郵寄方式向食環署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如酒牌則須向各牌照辦事處)遞交申請,食物業牌照持牌人亦可透過食環署網頁遞交資助申請。申請表格及申請指引可由 2 月 21 日上午 9 時起在食環署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索取,亦可於同日在食環署網頁下載申請文件及瀏覽計劃的詳情。

所需文件︰

  • 持有食環署發出的有效食物業牌照 (正式或暫准牌照) 。

發放資助︰

  • 食環署收到填妥的申請表格及相關文件並經審核後,申請一經批核,目標是首筆資助款額預計可在接獲個別申請後約兩星期內發放,資助的款項會以劃線支票發放予持牌人,並寄往食環署記錄的持牌處所地址。
  • 食環署在接獲申請後,都會根據申請人在申請表格內填寫或輸入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以手機短訊發出確認申請通知及申請編號。

如對申請有任何疑問,可致電餐飲處所資助計劃熱線 2867 5153  或 2958 0694 查詢。  

申請日期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在 2022 年 2 月 21 日上午九時開始接受有關計劃的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2 年 3 月 21 日下午五時止。逾期遞交申請將不被接納。
官方網頁:https://www.fehd.gov.hk/tc_chi/licensing/subsidy_scheme_v6/application_guide_CBNC.html

外賣生意如何開始? (上)【餐廳衝刺班 online】

相信大部份餐廳都會做外賣,但不是所有餐廳都有想過外賣作為生意的一大部份、甚至主要部份。外賣不只是將堂放倒進外賣盒的功夫,因為不是立即使用,中間還有運送過程,有很多不一樣的處理方式。要正式開展外賣生意,要如何做,又有甚麼準備工夫?

重新設計菜單

所有餐廳經營者都知道,外賣會令味道大打折扣。這除了是因為外賣難以保温、包裝困住濕氣令質感變差等,也是因為「時間」也會令食物和原來的味道差很遠。因此,餐廳在準備迎接外賣生意的時候,不能直接用原有菜單;而且即使保留的菜色,以不同的烹調方式為外賣度身制定食譜也很重要。有不少餐廳因為這個原因,外賣市場的競爭力大受影響。

找出競爭對手

從前在餐廳的競爭主要來自同一個小區,小區有各國菜色,很少會有同樣的餐廳。在外賣市場,你的餐廳不再有這種舒適,因為可以接觸的客戶範圍大了很多,甚至有一些沒有舖位的中央廚房的競爭,同樣定位的餐廳競爭相撞的話,生意會很難做下去。作為新加入的餐廳,適宜看清外賣平台上的競爭情況。先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和定位,找到差異性的空間,再決定賣哪一種菜色,以及餐廳在那外賣平台上要如何定位。一般而言,可進攻該外賣平台上同區內還未有的某一種菜色,搶佔「藍海」市場,不應固步自封。

決定餐廳分類、價格範圍

外賣平台除了會為餐廳分成不同區域,還會為餐廳分類。和以往餐廳依靠門面設計來傳遞品牌定位不同,在外賣平台上食客按進餐廳分類,或以關鍵字搜尋,餐廳不在那分類的話就很難看到。所以,餐廳在進入外賣平台時要小心選擇,直接說就是餐廳不一定要根據本來是賣甚麼來選,誰說牛扒店不能是中式餐廳,潮州菜館不能是咖啡店呢?另外一點就是價格範圍,正如另我一篇文章 「平靚正」產品的利潤秘密 (下) 提到的產品寛度的概念,餐廳在外賣平台上也要做到令食客在你的餐廳頁面選購時,在價錢上和口味有足夠的選擇,才能吸引購買。有一個小技巧,就是要保留幾個價格明顯較低單品,以免餐廳在搜尋時被篩走。

餐廳開始外賣生意,還有不少要留意的地方,我們將在下半部繼續談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如對開餐廳、開分店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iCHEF 致力讓開餐廳變成一門更好的生意,分享不同餐廳運營知識和趨勢,陪伴餐廳生意成長。

【疫情應對】現時限聚令實施&餐飲處所疫苗通行證

2 月 24 日 限聚令開始實施:

⚠️ 政府將六類地方加入表列處所受防疫規例規管,包括宗教場所、髮型屋、商場、百貨公司、超市和街市,24/2 開始要用安心出行及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最少一針)

⚠️ B 類、C 類及 D 類餐飲處所限聚令收緊至最多 2 人一枱

⚠️  D 類處所員工需完成疫苗接種 (完成疫苗接種一般而言是指在最少 14 天前接種兩劑 2019 冠狀病毒病疫苗(新冠疫苗),而就曾 感染 2019 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則指在最少 14 天前接種一劑新冠疫苗。)

⚠️ 限制私人處所涉及 2 個家庭以上的跨家庭聚會

⚠️ 違反「限聚令」罰款增至 $10,000 元

⚠️ 所有餐飲處所晚市 6 時開始禁堂食,直至 4 月 20 日

💥「疫苗通行證」第一階段:食客必需出示完成一針或以上疫苗接種證


餐飲處所疫苗通行證

政府早前宣布於二月二十四日大幅擴展「疫苗氣泡」,並將其正名為 「疫苗通行證」,屆時有關處所的員工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而進入對顧客或使用者實施疫苗接種要求的處所時,顧客或使用者亦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並於餐飲處所需執行「疫苗通行證」,其二維碼掃瞄器安裝與驗證方法如下:


一、準備掃描設備「手機與腳架」

(1) 手機:有前置高像數鏡頭的 iPhone / Android 手機

(2) 腳架:(放店門)約 1 至 1.5 米的落地架 /(放櫃枱)輕巧手機架

二、安裝政府「驗證二維碼掃瞄器」

政府的驗證二維碼掃瞄器:

三、設定「自動掃描模式」

開啟「自動掃描模式」、「准入音效」、「禁入音效」、「使用前置鏡同」四個功能。

當市民進入處所時,市民掃過「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後,需向處所的「驗證二維碼掃瞄器」展示手機上的針卡或「豁免證明書」二維碼*

✅ 聽到「咚咚」聲 = 已接種疫苗

✅ 聽到「嘟」一聲 = 持有「豁免證明書」

❌ 聽到「噹噹噹噹噹」= 二維碼無效

*處所需好好保存裝有「驗證二維碼掃瞄器」程式的手機。

流動應用程式所收集的資料經加密處理,個人資料亦已經部份遮蓋 (masked) 及雜湊 (hashed) 處理,成為不可辨識的資料。處所負責人不能得悉所收集的資料。只有特區政府指定人員可使用所收集的資料,以協助預防和控制 2019 冠狀病毒傳播的工作及相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