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7 度的高溫下我們去了新界上水做回訪,坐港鐵到上水站 A4 出口,步行約 6 分鐘到位於新祥街 13 號地舖的滴汗火辣辣川菜館。抵達餐廳時我們支援部技術員阿傑已開始替負責人利小姐調教系統內的餐牌及解決一連串有關 QR Code 的操作問題。
利小姐說自己是半個上水人,已進駐上水任職很多年,近期發覺同一條街多了幾間食辣嘢的餐廳,懷疑是通關後的新局面,與邊界一站之隔,可能是預期內地遊客愛吃辣吧!利小姐對生意的認識和對學習系統運作的投入程度,令我毫不懷疑她就是店主,但她否認了,說自己是打工的,老闆在後房辦事,但我們回訪的目的是與負責人加強溝通,及找出我們的服務不足之處可以改善,她是不是店鋪老闆不影響我們達到這目的。
這次回訪我們四人同行,各有不同任務,Rocky 處理策略性的問題,如怎樣提升 QR Code 的執行效率,他最終決定在現場編制更大、更清楚的素描碼給每一張枱,並親自到附近文具店影印及過膠兩套,回來後為每張枱換上新裝,另一套交給利小姐做後備。阿傑主力是按店的需求更改系統內餐牌的設計,同時提供在職訓練給新同事 Shane。而我呢?是觀察店的運作,並爭取機會與負責人及員工交談,不錯過任何加強溝通的機會!


每次回訪,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都會有試食的環節,一方面給店主一點生意,另方面提供一些中肯的食評,希望可以幫助店主優化業務。今次也不例外,看到他們推廣海報上的必食香辣魚皮,二話不說就點了,有點後悔沒有點另一款必食的香脆西施骨,利小姐有點失望,說了一句:「留待下次吧!」想試的實在太多了,還選了手撕口水雞、土豆絲及涼拌蓮藕片,幸而講明了是要 BB 辣,品嚐時仍感到麻辣程度很高,但我還可以接受,員工告訴我下次可要求走辣!我當然不會這樣做啦,這麼怕辣就不應吃川菜,對嗎?其實這幾道菜用的醬料我感覺是差不多,配料就有些區別,例如口水雞內就含有脆花生及胡椒等香料作調味,說實話,由於我的味蕾已有很重的麻辣感,很難試得出還放了什麼香辛料,我只忙於用白米飯過口制止麻辣發揮作用,是很獨特的經驗!有興趣挑戰麻辣川菜的朋友們,上水居民的滴汗火辣辣歡迎你們隨時光臨!
